虽然回答了,但并没有说出其中的原因。因为该死还是不该死,这东西完全是主观因素决定的。
你李荷花认为劳作该死,但劳作的家人绝对不会这样认为,如果他们知道你李荷花这样说,不跟你拼命是不可能的。
“他为什么该死呢?就算是该死,也没必要赔上仇大标同志啊。”方舒没有说应该由法律来惩罚他,因为他太清楚,很多时候,法律很无力,根本不能惩恶扬善。
“不是我的意思,他一定要这样做,事情发生前,我又不能说。本来,也有李如意的份。”
这句话把方舒都震惊了,原来逃过一劫的,不止自己一个,还有李如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果李如意听到这句话,真不知会是什么样的感想。
“那后来,又怎么放弃了呢?”
“因为李如意到县里去了,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对于李荷花的话,方舒绝对是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听的,而且是带着脑子分析的。
但他还是有所不懂,比如,事情发生前,她为什么就不能说,如果说出来,悲剧能够避免也未可知。
再比如,什么叫时间来不及了,仇大标去告方舒的状——当然,方舒现在已经明白他为何要这样做了,无法是取得李如意和劳作的信任而已——那等李如意和劳作到了一起,也不是不可以啊。
再说,弄死人又不是只能是这样一种方式。
想到这里,方舒忽然发现,自己遗漏了一个最为重要的核心问题,那就是仇大标为何一定要拉着一到两个垫背的去死,不死人不行吗?
开始选择的对象是自己,后来改为劳作。
如果自己没有救了李荷花,或者是做事虚浮不实,那仇大标会不会将目标扩大到三个,拉着三个垫背的?
一时间,方舒都被突然冒出来的想法吓到了。
这也太恐怖了吧!
要说仇大标跟劳作跟李如意有仇,那有可能,可跟自己,根本就谈不上什么仇啊。
防汛之前,他们还是陌生人啊!
方舒没想到问到现在,疑团反而越来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