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做成这个大业务

邵燕收到这笔钱以后,没有欣喜若狂。她能够感觉到,李瑞想以这样一种方式结束他们的关系。邵燕把这笔钱还给了李瑞,还是不辞辛苦地做好李瑞私人秘书的角色。陪着李瑞出席各种饭局,配合李瑞应酬各种复杂背景的人物。李瑞身边不缺女人,不过,他那些女人论智商可都不是邵燕的对手。

李瑞混得风生水起,那是因为他在许多人的眼里就是财神爷的代名词。可李瑞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是他的外国游客带来的。李瑞必须要维护好他和国外旅行社之间的关系。李瑞自己的外语很好,他不需要翻译,他需要在他都不知道该跟老外聊什么的时候,还能跟老外聊天的人。聊天是要思考的,这是个复杂的技术活。别的女人胜任不了,邵燕可以。

李瑞想,邵燕这么能干,跟自己又够亲密,不如干脆带邵燕入行。邵燕入了行,李瑞就可以跟她按生意上的朋友来往。邵燕有了钱,有了事业,就不会再抓着李瑞不放了。

邵燕不愿意跟李瑞做同行。面临毕业的邵燕,请李瑞帮他介绍一份工作。这个事对李瑞来说,那是小事一桩。但邵燕不进旅游圈子,选择的面就小了不少。这个时候,李瑞想起了王总。

王总的儿子在日本留学。王总夫妇往返日本,都是李瑞帮忙安排的。王总儿子在日本有什么事情,李瑞也可以让他的日本同行出面帮忙。王总欠过李瑞很大的人情。邵燕学国际贸易的,想进外贸公司。李瑞托人往外经系外贸公司活动,没有结果,最后只好请王总帮忙安排到华艺国贸公司。

邵燕的心思并没有放到外贸业务上。她想的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才能更像样子地做一个小三。邵燕白天在单位有一搭没一搭的上班。别的外贸员拼命表现自己,邵燕觉得可笑。

下了班,她真正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她下班就给李瑞打电话问李瑞在哪里应酬,然后赶过去陪吃陪喝陪唱陪聊天。邵燕做这些就是一个目的,在应酬完以后把李瑞拉到她的小公寓里去。邵燕很辛苦、很努力,但是她并不总是能够成功。邵燕为此跟李瑞赌过气,但是一点儿用也没有。

邵燕很聪明,她发现自己并不理解李瑞。她把李瑞想简单了。李瑞是一个有欲望的男人,他还是一个快五十岁的男人。邵燕想跟李瑞谈恋爱,但是李瑞早过了谈恋爱的年龄了。

李瑞对他和邵燕之间的关系看得很简单,很实际。要说邵燕物质,他比邵燕还要物质。李瑞不可能为了邵燕,推翻自己几十年建立起的基本盘,自己的家庭,自己在工作单位的地位。

想明白这些以后,邵燕做小三的心气就没有了。做小三是为了有朝一日转正上位。这要是不可能的,做小三就没有意义了。

邵燕明白,自己对感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有控制力。在她没有从李瑞那里获得她想要得到的感情的时候,她想到了一个自己拒绝过的人。

那个人就是跟着她一起到华艺集团来工作的周欢。在邵燕看来,周欢到华艺集团来,就是追随她而来的。邵燕很敏感,哪怕周欢从来没有跟她表白过,邵燕也知道周欢对她的一片心意。

在邵燕看来,周欢一切都好,只是不适合做男朋友。因为他没有李瑞的财务实力。对别的女孩子来说,男朋友有没有钱,重要但并不是决定性的。但对邵燕来说,那是起到一票否决作用的。

一边是李瑞对自己在感情上的拒绝,另一边是自己对周欢在感情上的拒绝。邵燕茫然了。心不在焉的邵燕,撕了一张增值税发票。这对于一个外贸员来说,说失误都是轻的,简直就是耻辱。

邵燕做出这么有失职业水准的事,和她一起来的贸大的同学都觉得,她丢的是贸大的人。就连周欢想从中劝解,也是爱莫能助。

遇到难处,邵燕还是要找李瑞。李瑞没有推辞。直接找了王总,王总答应把这件事挂起来不提了。在季总的关照下,陈淑娜还是想办法妥善解决了增值税发票补办的事情。事后,邵燕的感觉是有惊无险,不过如此。

给邵燕安排了工作,又帮她摆平了工作中遇到的麻烦。李瑞觉得可以逐渐淡化和邵燕的关系了。邵燕每天下班打电话给李瑞,要陪李瑞出去应酬的时候,李瑞也是能推就推。越是这样,邵燕越是抓住这棵救命稻草不肯撒手,使出百般解数讨李瑞的欢心。在单位,领导同事怎么看她,以前的同学怎么看她,她都顾及不到了。

邵燕工作以后,李瑞就不再像以前那样给邵燕钱了。这让花钱大手大脚惯了的邵燕,感到经济上有些拮据。谁都知道邵燕有一个比她大好多,又特别有钱的男朋友。邵燕就不可能像田雯雯那样把自己的消费维持在工资收入允许的范围以内。否则的话别人就更不理解她图那个老男人什么了。

在李瑞接触的人里,也有像陈淑娜那样的大外贸员。邵燕在和他们的闲聊中,憧憬着做一个让自己很快富裕起来的大外贸员。她开始在工作中寻找这样的机会。机会说来就来了。

季总看得出来,业务三部的经理陈淑娜对邵燕有些爱搭不理的。季总就跟陈淑娜说,邵燕毕竟是科班毕业的外贸员,能力和水平还是有的,应该多给机会,年纪轻轻就这么闲待着,时间长了就废了,对公司也是一个损失。

陈淑娜迫于季总的压力,就把广交会上接的一个出口巴西的陶瓷大单交给邵燕来执行。这可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邵燕就是景德镇人,她太知道二十几个货柜陶瓷出口业务在景德镇的分量了。

邵燕的亲戚朋友中跟陶瓷沾边的多的数不胜数。邵燕荣归故里,先请亲戚朋友吃了几顿饭,把风放出去。不少人就激动地拍胸脯要帮邵燕做成这个大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