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城热热闹闹,一片欢腾。
新帝将要登基的喜悦,冲淡了几天前朱元璋以雷霆手段,来对付王振同党,所带来的那种肃杀。
奉天殿内,更是一片庄严隆重。
各项仪式进行的井井有条。
唯独那小小的、不足两岁,穿着一身迷你龙袍的朱见深,破坏了这庄严肃穆的氛围。
和现在的这种场景,格格不入。
很多人心里,都是异常的怪异。
这么小的皇帝,在大明还是绝无仅有!
若是在以往,有人敢提出建议,让这么小的皇帝继承大统。
想要通过,可没那么容易。
但现在不同。
现在是朱元璋这个太祖高皇帝,亲自前来做出的安排。
他们这些人谁敢不服?
尤其是朱元璋这个太祖高皇帝,亲自给小皇帝朱见深换上冕服。
并在礼官的唱和之下,抱着身穿龙袍的小皇帝,一步步走上前。
把小皇帝放到那宽大的龙椅上后,就更加没有人敢有任何的异议。
这是太祖高皇帝钦定的,说他是正统,他就是正统。
在这方面,没有任何人能否定。
别说太祖高皇帝这个时候。只是把朱见深这个,按照继承顺序,原本就应该来做皇帝的人,给扶上皇位了。
就算是他从别的藩王后裔那里,找上一个朱家子孙,让他继承大统,哪也同样是合理。
一旦定下,没有人能在正统性上,去对这个皇帝进行质疑。
开国皇帝就是这么牛。
小小的朱见深,坐在宽大的龙椅上,朱元璋在边上陪着他。
接受来自于文武百官的叩拜。
朱见深懵懵懂懂,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
更不明白此时的他,取得了一个令多少人羡慕的成就。
又少走了多少弯路。
他的眼神,不住的往不远处的柱子旁站着的韩成望去。
很显然,他是在怀念糖人了。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亲自定下朱见深的年号为成化。
从明年起,改为成化元年。
对于有这么一位小皇帝,很多朝臣,心里面也都很怪异。
不过在看到了那位于群臣之首,身穿衮龙袍,站在那里的刚刚成年朱祁钰时,心里面又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感受。
有这么一个摄政王在,大明的朝政和权力运行,倒也不至于会变得一塌糊涂。
成年的摄政王,还是比一个小孩子的皇帝靠谱。
不过有很多人,心里面对于太祖高皇帝对朱见深的看重,感到很吃惊。
做大臣的,没有几个是不聪明的。
岂能看不出来太祖高皇帝,费尽心思让不到两岁的太子朱见深登基。
又是设立摄政王,来维持朝政。
后面等到皇帝朱见深年满十六后,再交还权力,开始亲政,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保证皇位在朱见深的身上。
不至于出了什么岔子。
有的人在心里面感慨,这太祖高皇帝,不愧是太祖高皇帝。
对于正统这件事看的真重。
就跟洪武年时,太子之位毫无疑问就是长子朱标的,其余人想都不要想。
哪怕是懿文太子朱标英年早逝,那皇帝的位子,也只会传给懿文太子的儿子,而不会给其余的亲王是一样的。
简直和现在他做的事,是一如出一辙!
哪怕朱见深的年龄很小,根本不适合做皇帝。
他也只会把皇位给朱见深,而不会给别的年龄更合适的人。
但是有的人,心里面想的比较多。
在想太祖高皇帝如此执拗的,非要将皇位传给朱见深,真的只是因为正统吗?
就不能是他知道历史上朱见深,当皇帝干的很不错,所以才会如此?
但不管这些臣子们,心里是如何想的。
这件事就这样的被定下了。
而朱元璋,也没有任何向他们解释的意思。
一番隆重而又庄严肃穆的仪式进行过后,新皇登基大典已成。
众朝臣再次山呼叩拜。
朱元璋让人免礼之后,站在皇龙椅边上,按住腰间着天子佩剑。
望着朱祁钰出声道:“朱祁钰!”
朱祁钰闻言心头一跳,忙上前一步行礼道:“臣在!”
“咱命你为摄政王,辅佐新皇处理朝政。
新皇年满十六亲政之时,诸多权柄需交还,你意下如何?”
这件事,虽然在此之前便已经有风声传了出来。
甚至于太祖高皇帝,还亲自找他说过一些这方面的事儿。
但是在此之前,却一直没有经过正式的场合。
这个时候太祖高皇帝开了口,等于说直接把这事儿给定下了。
有了今天这一遭,这事必然能成为定局!
自己将会成为摄政王。
虽名为摄政王,可是在新皇不不足两岁的情况下,手中的权力其实和皇帝比起来,也没差多少。
等于说,自己能当十四多年的皇帝!
算一下的话,自己爹当了十年皇帝,爷爷当皇帝当了十个月。
自己比他俩人加到一块儿,干的时间都长。
也真的不短了!
这也算是在一个方面,强爷胜祖了!
朱祁钰深吸一口气,压住心中的激动之情。
“臣领旨!臣自会竭尽全力,行使该行使的权力。
来使我大明安稳,国祚绵长,守住大明河山!
也会在陛下年满十六之时,将该交还的全部交还。
绝对不会有任何异想!”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道:“行,咱记住伱说的话了。
从现在起,你便是咱大明的摄政王!”
朱祁钰与闻言,便再一次行礼。
朱元璋指了指朱见深道:“这不仅是皇帝,也同样是你的侄子。
你们两人,不仅仅只有君臣关系,还有亲人关系。
血脉相近。
咱重感情,最见不得的便是咱的子孙自相残杀。
这事儿,咱容忍不了。
咱也希望你们二人。能把关系处好。
别到时间因为皇位的事儿,什么都不顾了,闹的生分,把很多事情都做的特别难看。
如此,就和咱的初衷相违背了。
这等事咱真不喜欢,也不愿看到这种事情发生。
你明白咱的意思了吧?”
听了朱元璋的话,朱祁钰忙又一次拜倒在地。
“玄孙朱祁玉,谨遵祖宗之命,绝对不敢有任何的违背。
玄孙对自己的位置,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就是摄政王,就是暂时帮助新皇处理朝政。
绝对不会生出一些不该生出的想法。
请太祖高皇帝明鉴。”
朱元璋闻言,面露笑容道:“这点儿咱是知道的,咱也知道,你肯定能做到你说的话。
不然,咱也不会让你来当这个摄政王。”
朱元璋说着,便拍拍手。
马上有人端来了一个红漆托盘。
上面盖着明黄色的布。
朱元璋将其接过打开,里面有着印。
是这几天,抓紧时间让人制作出来的摄政王之印。
朱元璋亲手将其交给了朱祁钰,让朱祁钰保管好。
有了朱元璋当着朝臣的面进行任命,又有了这个印。
朱祁钰这个摄政王,算是彻底的坐稳了。
“于谦!”
在处理了关于朱祁钰的事情之后,朱元璋目光一转,在群臣之中看到了于谦。
出声喊道。
于谦忙应声道:“臣在!”
说着,就越众而出,来到了前方对着朱元璋行礼。
“于谦,你为人忠勇,危难时刻能挺身而出,有担当,有骨气。
可以说是咱大明的脊梁!
对你,咱很看好。
如今的大明,和咱大开国时期相比差的太远。
几十年下来,竟隐隐给人一种衰败之感。
咱也知道,几十年下来,一个帝国很容易便走向一些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