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中山王进入早就备好的幕次,其近侍接过钦使随从捧着的亲王袍服,进去服侍他更换衣冠。片刻之后,中山王从幕次中走出,琉球臣民见其亲王袍服华彩粲然,真有诸夏之美,无不欢欣鼓舞,欢呼千岁不绝。
随后中山王登上颁旨亭,除了正使萧崇业,副使谢杰以下,以国中见亲王之礼参拜。尚永与萧崇业并肩而立,乐队奏中平之章,两人接受臣民瞻仰欢呼后礼成。
礼成之后,尚永把着萧崇业手臂,两人从颁旨亭后方台阶拾级而下,走向欢会门。
萧崇业抬头看向欢会门上方匾额,见写着‘守礼之邦’四个大字,左侧有小字“御笔”。他向西方拱拱手,又扭头颔首微笑道:“世子,本使出国前,皇上说琉球虽偏居海中,却颇为守礼,朝廷待之优异并不为过。今日一见,汝等果然‘守礼’。”
尚永颇感骄傲,微笑回道;“天使褒奖,下邦愧不敢当。万历四年时,蒙天恩颁赐御笔——敢不臣节罙谨!此门名为‘欢会’,正是下邦事大至诚之意也。”
说完,他又躬了躬身,笑道:“下邦偏僻,不知上国礼仪,此次册封,全凭天使教习,永在此谢过。”
萧崇业见他有些拘谨,就笑呵呵勉励他道:“琉球乃万国津梁,如今贸易昌盛,正是王爷大有所为之时。只要谨守礼度,益笃忠勤.....”又转头看向身后跟着的三司官翁寄松等人道,“汝国中官僚耆旧,也要同心翼赞,饰躬励行——本使回国后复旨,必言永葆藩篱耳。”尚永大喜,再次道谢。
担任礼官的郑迥听了萧崇业的话,看了一眼身边的翁寄松,眼中大有深意。翁寄松脸色苍白,目光游移。郑迥心底冷笑,躬身插言道:“下官在万历七年时,与马良弼大人有幸作为贡使,在西苑得见天颜。皇帝陛下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威严犹如天神下凡,下官至今想起来都激动不已呢。”
萧崇业闻言大悦,略扭头注目郑迥问道:“这位是?”尚永笑道:“此乃长史郑迥,久米岛郑氏家的,曾在南京国子监读书六年,颇熟上国礼仪,此次担任礼官。”
萧崇业闻言对郑迥道:“久米郑氏可是太祖下旨迁来的闽郑一支?”郑迥忙躬身答道:“正是。”
翁寄松终于逮到机会,在一旁口快插言道:“郑长史非明太祖所迁闽郑也——其祖父肇祚乃长乐人,嘉靖时被倭寇所掳,漂泊至琉球的。”翁寄松没有留学过大明,说话琉球方言味颇重,但萧崇业清清楚楚听到“明太祖”三个字,又听他说“倭寇”,脸上微微变色。
还未想好应作何反应,副使谢杰已经厉声喝道:“大胆!太祖之称,前加‘明’字,可是有自外之心?”翁寄松倒吸一口凉气,随即脸色涨红,跪地磕头谢罪,连道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