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西凉燃烽火,蜀中惑奸言

许都的丧幡尚未彻底撤去,曹丕褪去了最初的惶恐与伪装出的悲恸,端坐于原本属于他父亲的鎏金王座之上,手指反复摩挲着扶手冰冷的龙纹。这至高无上的权力触感,并未带来预期的安稳,反而像一团灼手的火焰,炙烤着他内心深处的不安与虚怯。

殿下的文武,虽匍匐在地,山呼万岁,但那声音里有多少是敬畏,有多少是观望,又有多少是隐藏在恭顺下的不屑与算计,曹丕心知肚明。尤其是那些追随曹操起于微末的老将,如夏侯惇、曹仁,他们的眼神深处,总带着一丝审视,仿佛在衡量他这新皇,能否扛起父皇留下的这面大旗。

“众卿平身。”曹丕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沉稳有力,“先皇骤崩,天地同悲。然国不可一日无主,社稷不可一日不宁。朕承继大统,上秉天意,下顺民心,自当励精图治,光大王业,以慰先皇在天之灵!”

一番冠冕堂皇的开场白后,他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锐利:“然,近日边境不宁,宵小之辈,竟趁我国丧,蠢蠢欲动!荆南刘协,僭越称帝,其麾下关羽,陈兵桐柏山,屡有挑衅!江东孙权,虽受王封,然狼子野心,未尝一日或忘!此二獠,实乃我大魏心腹之患!”

他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垂首恭立的司马懿身上:“仲达,你素来熟知南方情势,以为眼下,我大魏当如何应对?”

司马懿出列,躬身奏对,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谦抑:“陛下明鉴。刘协、孙权,确为我朝大敌。然,刘协新得江夏,锋芒正盛,其志在西川,短期内未必愿与我全力相搏。孙权新败,水军折损,正舔舐伤口,亦无力北顾。此时若我大军南征,恐师老兵疲,反为不美。”

曹丕眉头微蹙,他对司马懿这番“稳健”之论有些不耐。他急需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来震慑内外。

司马懿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话锋微妙一转:“然,陛下初登大宝,威德需布于四方。南方二寇势大,暂不宜轻动,然西陲之地,或有可为。”

“西陲?”曹丕精神一振。

“正是。”司马懿抬起头,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西凉马超余孽,勾结羌胡,不服王化,屡为边患。更兼近日有探马来报,荆南竟遣徐庶潜入西凉,与马超合流,其意在西北,昭然若揭!此獠不除,则陇右不宁,关中亦难安枕。陛下若遣一上将,提精兵征讨西凉,既可扫除边患,稳固后方,更可借此雷霆之势,扬陛下之天威,令天下知我大魏有新主,非可轻侮!”

这番话,精准地搔到了曹丕的痒处。打刘协、孙权,他没把握,但收拾西凉那些在他看来已是丧家之犬的马超残部,岂不是手到擒来?既能立威,风险又小,简直是天赐的垫脚石!

“善!仲达此言,深合孤意!”曹丕抚掌,脸上露出登基以来第一次真心的笑容,“着令安西将军夏侯渊,即日起,统陇右之兵五万,并调拨长安部分中央禁军,合计八万,进剿西凉马超、徐庶!务必犁庭扫穴,擒斩元凶,以儆效尤!”

“陛下圣明!”群臣齐声应和。

西凉,武威郡外,祁连山支脉,秘密营地。

风声鹤唳。

昔日刚刚站稳脚跟,略显生机的营地,此刻弥漫着紧张与肃杀。斥候如同走马灯般来回奔驰,带来的消息一个比一个严峻。

“将军,军师!夏侯渊八万大军已出长安,前锋已过陈仓,兵分两路,直扑陇西与我部而来!声势浩大!”一名斥候滚鞍下马,声音带着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