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诸相非相·见性成道

封冉立于“道神合一”的太初之境,正细细体味着法则与意志水乳交融的玄妙。这片超越概念的领域,对她而言如同自家庭院,却依旧存在着连她也未曾完全洞悉的幽微角落。就在这时,一阵熟悉的、带着几分洒脱与不羁的宇宙涟漪,轻轻触动了她的感知。

一道青衫身影,背负着一个简单的行囊,手持一根看似普通的竹杖,踏着无形的时空脉络,悠然行来。正是那位放下一切束缚,选择在无穷宇宙间流浪的景墨然。

她行至封冉顿悟之地的“中心”,却对近在咫尺、已然与大道融为一体的封冉视而不见。她只是停下脚步,如同旅途劳顿的旅人,在风景绝佳处随意歇脚。她掸了掸青衫上并不存在的尘埃,目光悠远地望向这片“空无”的深处,仿佛在与一位老朋友隔空对话。

“此地的‘道韵’,倒是愈发醇厚了。”她似是自言自语,又似是说与冥冥中的封冉听,“我游历万千世界,见过星河崩灭,也见过微尘生光,说到底,不过都是一场场‘相’的变迁罢了。”

她顿了顿,取出一个古朴的酒葫芦,仰头饮了一口,哈出一口带着星辰气息的酒气。

“你在此地求索你的‘道’,我在路上看我的‘景’,倒也各有各的趣味。”

“走了,前方又有一个有趣的文明,据说他们的‘道’,藏在孩童的涂鸦里。”

说完,她将酒葫芦挂回腰间,竹杖轻点,身影便如烟云般消散在原地,来得悠然,去得也洒脱,不留一丝挂碍。

封冉“看”着她离去,心中一片宁静。景墨然的到来与离去,本身就如同一首阐释“自然”与“逍遥”的道歌。

然而,就在景墨然方才驻足的地方,一点微光吸引了封冉的注意。那并非景墨然有意留下,更像是她身上携带的某件古物,受此地浓郁道韵的牵引,自然脱落的一页。

封冉心念微动,那点微光便飘至她眼前。是一张古老泛黄、边缘残破的书籍残页,材质非丝非帛,非金非玉,透着万古沧桑的气息。页面上的大部分字迹都已模糊不清,被时光磨蚀,唯有一行字,仿佛凝聚了书写者全部的智慧与心力,历经无穷劫波,依旧熠熠生辉,清晰如初: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这行字映入封冉心海的刹那,她整个“道神合一”的太初之境,都为之剧烈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