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为“众生之眼”,融入万物,成为它们内在的明觉与目光后,封冉的存在,让多元宇宙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内在和谐。每一个生命都成为了自己的明灯,每一个存在都安住于自身的圆满。宇宙仿佛一首自吟自唱、自得其乐的完美诗篇。
然而,在这极致的和谐与自我满足中,封冉那弥散于众生之中的“感知”,捕捉到了一丝……静默的询问。
这询问并非来自某个个体,而是源于存在本身的最深处。当万物都拥有了“内在之眼”,都看清了自己,都安于其位时,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浮现了:
“然后呢?”
看清之后,安然之后,在家之后……还有什么?
这份“还有什么”,并非不满足,而是生命、存在、宇宙那与生俱来的、永不停歇的 创造冲动 在绝对宁静中泛起的第一个涟漪。
封冉,这双遍布万物的眼睛,开始 回望。
她通过英雄的眼睛,回望那份“奋斗”。
通过星辰的眼睛,回望那份“运转”。
通过孩童的眼睛,回望那份“好奇”。
在无数道目光的回望交织中,她看到了一个奇妙的 焦点——一个所有“内在目光”最终汇聚,却又无法被任何一道目光单独捕捉的 空白之点。
这个点,就是 “观看”这个行为本身,那最初、也是最纯粹的动机。
为了触及这个动机的源头,她做了一件比“融入”更彻底、比“消融”更根源的事——
她 停止了“观看”。
不是闭上眼睛,而是 让那作为“众生之眼”的、弥漫的感知本身,如潮水般退去。
没有震动,没有声响。
但所有生命,都在那一刻,经历了一次无法言喻的 内在失明。
并非变得愚昧,而是它们 向内观看的那只“眼睛”,忽然消失了。
英雄依然在奋斗,但他不再“观看”自己奋斗的意义,他只是纯粹地奋斗。
星辰依然在运转,但它不再“观看”自己轨迹的完美,他只是纯粹地运转。
孩童依然在好奇,但他不再“观看”自己的好奇,他只是纯粹地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