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听竹潜修,暗流涌动

大唐剑圣录 连越 1287 字 1天前

听竹轩确实如木渊真人所言,僻静清幽。小院被一片苍翠的竹林半环抱着,一条清澈的溪流潺潺绕过院角,灵气充沛而温和,远胜外门药庐。对于需要低调潜修、恢复元气的杨越与婠婠而言,此地再合适不过。

安顿下来后,两人便依照既定计划,开始了在内门的蛰伏生涯。

婠婠每日清晨便会前往内门弟子听道的“传法堂”,她并未选择拜入木渊真人门下,而是以普通内门弟子的身份,聆听各位长老讲解五行道法、炼丹炼器乃至阵法符箓的基础。她聪慧过人,悟性极高,加之有起源之镜暗中辅助推演,往往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但她始终谨记“力不显”的原则,表现出来的修为进度控制在“尚可”的范畴,灵力属性也仅仅展现出精纯的冰系特性,并未显露那被寂灭意境浸染的本质。

听完讲道,她便前往“任务堂”接取一些炼制低阶丹药、绘制基础符箓或者培育特定灵植的任务。这些任务贡献点不多,却胜在安全稳妥,不易引人注目。凭借其精湛的控火技巧(以冰控火,别具一格)和对灵气精准的掌控力,她完成任务的质量极高,渐渐也在低阶弟子中小有名气,被称作“手稳心细的婠师姐”。

所获的贡献点,除了兑换一些日常用度,大部分都被她用来兑换滋养神魂、温养本源的灵物,如“养魂木屑”、“温玉髓”等,尽数用于辅助杨越恢复。

而杨越,则几乎足不出户。他整日待在听竹轩内,看似无所事事,实则心神完全沉入了对自身状态的调整与对此界规则的深入感知中。

内门浓郁的灵气,对他而言既是滋养,也是考验。那点混沌星火在如此环境中,成长速度远超在外门时,已从黄豆大小壮大至鸽卵般,其核心的混沌之色愈发深邃,仿佛内蕴着一方微缩的、不断生灭的宇宙虚影。星火自行流转,吞吐灵气,将其转化为精纯的寂灭寒意,反哺自身的同时,也丝丝缕缕地渗透进他的四肢百骸、经脉穴窍,缓慢而坚定地修复着那因跨界和终极一剑留下的本源道伤。

他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脸色不再那般病态苍白,气息也浑厚了些许,若以外界标准衡量,约莫已稳定在练气中期的水准。但他依旧将气息压制在练气初期,甚至比一些刚入内门的弟子还要不如。

更多的时间,他是在“感受”。感受此地灵气流转的细微规律,感受地脉波动的韵律,感受那笼罩整个青岚宗的、庞大而复杂的护宗大阵散发出的隐晦威压。他的寂灭剑意,本质高于此界绝大多数法则,此刻虽被压制,但其“洞察虚无”、“窥见终焉”的特性,让他能以一种超越寻常修士的方式,“看”到许多常人所无法察觉的东西。

比如,他“看”到青岚宗的灵气并非完全自然生成,其地底深处,似乎隐藏着数条被人为引导和禁锢的灵脉,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聚灵阵法的核心。而这阵法的某些节点,气息晦涩古老,隐隐与他在“起源之镜”碎片中感受到的某种规则残留,有着一丝微弱的相似。

又比如,他“看”到内门深处,有几道气息如同沉睡的火山,晦暗不明,却蕴含着令人心悸的力量,那是金丹修士,甚至……可能更强的存在。其中一道,温和中正,与木渊真人同源,应是青岚宗的掌门或太上长老。而另外两道,一道炽烈如火,一道幽深如渊,其气息却隐隐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躁动与戾气,让他本能地感到警惕。

他还“看”到,在这片看似祥和的宗门之内,弟子之间,派系林立,明争暗斗不绝。灵气更为充裕的洞府、获取贡献点的肥差、长老的青睐、秘境探索的名额……一切资源都在暗中进行着激烈的争夺。只不过这些争斗,大多被限制在一定的规则之内,表面维持着一团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