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风知道她来过

孟雁子的手机在掌心烫得发慌。

西槐巷没死,它在说话。她对着哭声砖按下上传键的瞬间,古城热线群的提示音就像炸了窝的蜂群。

最开始是的一声轻响,接着是连续不断的震动,震得她指节发麻——99+,199+,599+,数字跳得比心跳还快。

她蹲在工地路灯照不到的阴影里,仰头望着那只金属臂。

月光把挖机的轮廓切得锋利,像把悬在老砖墙颈子上的刀。

手机屏幕亮了又暗,暗了又亮,群里的消息像潮水漫过沙滩:这是我姥姥当年哄我睡觉的哼鸣!我爸修自行车摊的吆喝声!那个卖甑糕的阿婆,我找了她二十年......

有个网名叫老城墙根的用户突然发了张手绘地图,红笔圈出二十七个记忆点:西槐巷每块砖的烧制年份我都查过,1953年的能存蝉鸣,1978年的存人声,1985年的存过雨打青瓦......评论区瞬间被求原图我家老房在1982年段的留言淹没。

雁姐!

程总办公室的灯亮到现在了!小禾的电话又打进来,声音带着电流杂音,他让公关部发通稿,说音频是AI合成的!

孟雁子抹了把脸上的泪,雨水混着四十多年前的哭声还在耳朵里嗡嗡响。

她摸出红绳,那半截和母亲临终前攥着的红绳拼成的同心圆,此刻正贴着她冰凉的掌心。我去发布会现场。她对着电话说,带录音设备。

程砚秋的新闻发布会设在酒店顶楼宴会厅。

水晶灯把他西装上的银线照得刺眼,他举着激光笔扫过投影屏:经技术部门鉴定,这段音频存在频谱异常,是典型的AI伪造......台下记者的镜头闪成一片,孟雁子站在最后排,指节掐着录音设备的外壳——那里面存着三十份不同年份的砖体录音,每一份的频率都和气象年鉴对得上。

但砖不会说谎。

苍老的声音像块碎瓷片划破空气。

老石坐着轮椅从侧门进来,怀里抱着块青灰色城砖。

他的手背上爬满老年斑,却把砖擦得发亮,字刻痕里还嵌着半粒黄土。

镜头转向他时,他举起砖对着灯光:1953年,我在碑林窑厂当学徒,这砖的火候、纹路,和当年烧的分毫不差。

宴会厅突然静得能听见空调的嗡鸣。

程砚秋的激光笔在投影屏上抖了抖,扫过老石时,他喉结动了动:老先生,您这是......

这砖存过我师父临终前的咳嗽声。老石摸了摸砖面,当年窑厂塌了,他把我推出门,自己被埋在砖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