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柴房里的第一次实验

夜色如墨,浸透了青云宗杂役区。

破败的柴房里,林弈盘膝坐在冰冷的干草上,窗外凄冷的月光勉强勾勒出他沉静的轮廓。白日里藏经阁的收获与墨璇那意味深长的一瞥,在他脑中反复回放。

理论知识已经具备,但纸上谈兵终觉浅。他需要数据,需要实证,需要将脑海中的电路图,转化为这个世界的真实力量。

背上的鞭伤依旧隐隐作痛,提醒着他自身的弱小与处境的险恶。张贵绝不会善罢甘休,而那个清冷如雪的内门师姐,更像是一个未知的变数。他必须尽快获得自保之力,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丝。

“安全是第一要素。”林弈低声自语,目光扫过这间四处漏风的柴房。这里绝非试验法术的理想场所,尤其是引雷法,动静稍大便可能引来不必要的关注。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后山那片荒僻之地的地图。那里林木幽深,沟壑纵横,人迹罕至,正是进行秘密实验的绝佳地点。但以他目前的状态,深夜贸然前往危机四伏的后山,与送死无异。

“只能退而求其次,先进行最基础的‘内循环’验证。”他做出了决断。改良版《引雷诀》的核心在于灵力回路的优化与操控,真正的引动天雷是最后一步。在此之前,他完全可以在体内模拟回路的构建与微电流的生成。

这同样危险,但至少可控。

林弈闭上双眼,摒弃杂念,呼吸逐渐变得绵长而富有节奏。他没有按照《基础炼体诀》那样粗暴地试图捕捉天地灵气,而是将意识彻底沉入体内。

在他的精神视野中,身体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整体,而是化为了一个精密的“生物电路系统”。经络是导线,穴位是节点,而那芜杂稀薄的灵气,便是电路中难以驯服的载流子。

他首先“看”向自己的手少阳经,这是原版《引雷诀》的主回路。按照他的优化方案,他需要以意念引导体内那些散乱的、各色各样的“灵气粒子”,并非强行驱赶,而是如同施加一个定向的“电场”,让其中那些与“雷”属性亲和度稍高的特定粒子,开始有序地移动。

这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对精神力的掌控要求极高。起初,那些粒子毫无反应,或是胡乱碰撞。林弈不急不躁,不断微调着“意念场”的“频率”和“强度”,如同调试一台精密的仪器。

时间一点点流逝,他的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终于,在某一刻,几粒极其微小的、闪烁着淡蓝色微光的粒子,仿佛受到了某种感召,开始沿着手少阳经的路径,缓慢地、颤巍巍地向前流动了一小段距离!

成功了!

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丝,流量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这意味着他的理论是正确的!他确实可以绕过传统的“灵根亲和”模式,通过精确的“场”操控,来引导特定属性的灵气!

他再接再厉,开始尝试构建并联回路。意识分出一缕,引导另一部分粒子进入足厥阴经。这一次,或许是有了之前的经验,过程顺利了不少。两条“导线”中的微光流并行不悖,果然有效地分担了“电流”压力,让他感觉轻松了些许。

接下来,是模拟“电感”。他在回路的关键节点,用意念强行约束流动的粒子,使其绕着一个无形的轴心进行螺旋运动。这需要极强的专注力,精神力的消耗陡然加大。淡蓝色的微光漩涡缓缓形成,虽然极不稳定,时聚时散,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平缓波动的作用。

最后,是构建“接地”。他将意念沉入双脚涌泉穴,想象自身与脚下的大地连为一体,形成一个巨大的电荷容库。

当这个简陋却结构完整的“人体电路”在他体内初步成型的刹那——

“噼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