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能量体的桎梏

“远眺者”号内部,柔和的光晕流转,但气氛却因新的发现和固有的限制而显得愈发凝重。

共鸣者维拉的光影在腔室中心微微波动,传达着指令:“……因此,调整探测策略,重点搜索非生物能量信号、机械改造痕迹以及低强度的虫族生物信号。假设目标为‘铁骸虫群’残部。”

“明白。”共鸣者塔尔回应,但随即提出一个现实问题,“共鸣者维拉,如果目标确实隐藏在地表之下或建筑内部,我们的远程灵能扫描精度将大幅下降。若要获得更准确的信息,恐怕需要……投放‘种子’。”

“种子”,这是灵能共生体对一种特殊行动单位的称呼,即派遣一名共生体成员,脱离飞船的能量保护场,寄生到一个本地生物体内,从而能够深入环境进行近距离侦察和行动。

然而,这个提议让腔室内所有共生体的光影都泛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涟漪。

寄生,是他们天生拥有的能力,也是他们不愿意使用的能力。

作为纯粹的能量意识生命,他们拥有寄生的灵能力量。但这个过程,意味着彻底剥夺宿主的意识,将其变成一具空有记忆和本能的皮囊。而共生体自身,在融入宿主的过程中,也会被迫体验宿主残留的生物本能和情感碎片,这对于崇尚纯粹灵能的他们而言,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污染和不适,最主要的是一旦寄生,想要分离的话则可能造成自身和宿主的死亡!

更危险的是,在他们处于纯能量状态、尚未找到宿主或脱离宿主时,离开飞船,将会变得极其脆弱。强烈的电磁辐射、尤其是恒星的紫外线和各种高能粒子流,会对他们的能量结构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导致意识消散,彻底死亡!这也是“远眺者”号必须始终隐藏在柯伊伯带阴影中,而不敢轻易靠近内太阳系的主要原因。

派遣“种子”,意味着一名同胞必须承受巨大的风险:在穿越地日空间时可能被太阳风重创;在寻找合适宿主时可能暴露;在寄生过程中可能受到宿主残留意识的冲击;以及任务失败后可能无法返回……

维拉的意识中充满权衡。投放“种子”无疑能最快获得情报,但代价巨大。而继续远程监视,则可能永远隔靴搔痒,甚至被对方误导。

“……目标星系恒星(太阳)活动目前处于中等水平,但近期有耀斑爆发的可能性。”塔尔补充了天文数据,提醒着风险。

沉默良久,维拉做出了决定。

“准备一颗‘种子’。”她的意识传递带着一丝冰冷的决绝,“选择最低限度的灵能储备,以最小化穿越风险。目标:渗透‘索拉斯-3’第三行星,优先寻找与异常能量信号或机械改造活动相关的个体进行寄生,获取第一手情报。”

“人选?”

“……我来。”一个相对年轻、光芒略显微弱的光影飘向前方,他是共鸣者科恩,擅长信息分析和潜伏,是此次任务的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