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深空的涟漪

苏雪无法理解这个词如何能与他们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面对能瞬间摧毁卫星的未知外星科技,和一个若隐若现的地球官方调查机构,他们如同狂风中的蚁穴,自保尚且艰难,何谈反击?

林羽(虫祖)没有解释。他的思维核心正在超负荷运转,计算着一切可能性。硬碰硬是自杀,他需要的是一次精准的、非暴力的、但能传递明确信息的行动。

他的目光投向了那几台被他修复的工业伺服电机,以及阳台上堆积的、从下水道污泥中提取出来的某些特殊稀土元素。

一个计划逐渐清晰——他无法直接攻击“远眺者”号,但他可以干扰它的“眼睛”。

灵能共生体的探测依赖于灵能波动,这种波动虽然神秘,但本质上也是一种能量形式,遵循着某些物理规律,比如共振和干涉。如果他能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地点,制造一个短暂的、强大的、频率特定的能量脉冲,就有可能对对方的探测灵能场造成一瞬间的扭曲或遮蔽。

就像用手电筒照射远方灯塔的镜头,虽然无法摧毁灯塔,但能让对方暂时“失明”一瞬。

这需要:

精准的频率匹配: 必须完全匹配对方探测灵能的特定频率,否则毫无效果。

巨大的瞬间能量: 脉冲必须足够强,才能在遥远距离上产生可被感知的干扰。

完美的时机: 必须在对方正好进行探测的瞬间发射。

绝对的隐蔽: 发射源必须极小,且发射后能迅速消失或伪装,避免被定位。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林羽抓住了唯一的机会——他之前捕捉到的那几次微弱探测脉冲,提供了关键的频率数据。

接下来是能量源。靠家里的电路或者电池是不可能的。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城市的地下——高压电缆。

他计划制作一个一次性的、超高功率的脉冲发生装置,其核心是利用高压电缆的电磁场进行感应窃电,并将能量储存在一个由特殊电解质(下水道提取物提炼)构成的超级电容中,最后通过一个精心计算的线圈瞬间释放出去。

装置会被放置在城市某个靠近主干电缆的检修井里,远程触发,完成后会通过预设程序自毁,不留痕迹。

整个过程极其危险,对精度要求极高,且只有一次机会。

“你……你到底要做什么?”苏雪看着林羽又开始翻找零件和化学试剂,心惊胆战地问。

“进行一次‘光学’实验。”林羽用一个模糊的术语回答,“需要离开几个小时。”

这一次,他没有骑那辆废土战车,而是选择了更隐蔽的公共交通和步行。背包里装着那个看起来像一堆破烂电子元件的脉冲装置。

深夜,他再次潜入地下管网,找到了预定的位置——一个靠近城市主要供电枢纽的检修井,里面粗大的高压电缆散发着强烈的电磁嗡鸣声。

他小心翼翼地安装好装置,将感应线圈精确地放置在磁场最强的位置,设置了触发计时器(根据之前探测脉冲的间隔推算的下一个可能窗口期),并仔细消除了所有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