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红色道路

夜深了,赣南山区寒意渐浓。石江村红军指挥所里,一盏煤油灯在桌角摇曳,将三个身影投在土墙上,随着火光轻轻晃动。

刘肖往搪瓷缸里添了些热水,蒸汽在寒冷的空气中袅袅升起。他凝视着桌上摊开的地图,目光在代表赣南山区的那片复杂等高线上来回巡视。

这里的山势比我想象的还要险峻。刘肖的手指划过地图上密集的等高线,大庾岭、九连山、武夷山余脉在这里交汇,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

杨兴拿起周文整理的调查资料,就着煤油灯仔细翻阅。纸张摩擦的沙沙声在静夜中格外清晰。石江村一百二十户人家,佃农九十六户。黄世仁一户就占了一千二百亩水田,而他家的长工只有八个。

周文叹了口气:更严重的是地租。上等田要交七成租子,遇到灾年,农民把全部收成交上去都不够。去年村里饿死了七个人,都是交完租后没粮过冬的佃户。

一阵寒风吹进指挥所,煤油灯的火苗剧烈摇晃。刘肖伸手护住灯火,待火苗稳定后才缓缓开口:我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之前攻打城市的行动都失败了?

敌人火力强大,我们装备太差。周文不假思索地回答。

这只是一个方面。刘肖站起身,在狭小的指挥所里踱步,更重要的是,我们忽略了最基本的问题——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谁?

杨兴抬起头,眼中闪过异样的神采:继续说。

中国有四万万人,其中三万万是农民。刘肖停在地图前,他们受压迫最深,革命愿望最强烈。可是我们过去的行动,有多少是真正为农民着想的?

周文若有所悟: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把工作重心转向农村。刘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在这里,在赣南的深山里,建立我们自己的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