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总结与升华

晨雾还未散尽,地下基地最大的洞室内已经坐满了人。团级以上干部齐聚一堂,这是防御战后的第一次全军总结大会。刘肖坐在主席台正中,左臂仍吊在胸前,但眼神锐利如鹰。

“同志们,”他的声音在洞室内回荡,“七天前,我们付出了七十三条生命的代价,守住了这块根据地。今天,我们不是来庆功的,是来找茬的——找出我们自己的问题,找出打败仗的根源!”

台下寂静无声,只有煤油灯芯偶尔爆出的噼啪声。

“从我开始。”刘肖的目光扫过全场,“作为军事主官,我在三个问题上犯了错误:第一,对敌情判断过于乐观;第二,预备队使用不当;第三,撤退时机把握有误。这些错误,用同志们的鲜血买了单。”

他拿起粉笔,在身后的黑板上写下“指挥失误”四个大字,然后在下面重重地画了三道横线。

“现在,轮到你们了。”

---

第一个站起来的是林中虎。这个平素沉默的年轻军官,此刻眼中燃烧着火焰:“一中队在鹰嘴沟的伤亡,三分之一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反炮火经验。敌人用迫击炮压制,我们只会趴着等死。”

他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后来我们发现,只要在阵地后方三十米处预设假目标,就能有效分散敌人火力。这个教训,是用十一条命换来的。”

徐远山接着发言,他的声音低沉而克制:“后勤保障存在严重漏洞。战斗最激烈时,三号阵地的弹药补给中断了两个小时。不是没有弹药,是运送路线被炮火封锁,而我们没有预备路线。”

他展开一张手绘的地形图:“我建议,立即开辟三条隐蔽补给线,每条线都要有备用路线。另外,每个阵地必须储备最低限度的弹药基数。”

赵立仁的汇报最为系统。他带来了侦察分队整理的敌军作战特点分析:“敌人这次使用了新战术——小股部队多路渗透,主力伺机突破。我们的应对很被动。”

他在黑板上列出数据:“防御战期间,我们发现敌军侦察活动17次,但只拦截了5次。情报网需要向敌方纵深延伸,不能只满足于预警。”

会议从清晨开到正午,每个指挥员都坦诚地剖析了自己的失误。黑板上写满了用鲜血换来的教训:火力配置不合理、阵地伪装不足、伤员后送困难、各部队协同生疏......

刘肖听着,记着,心中的蓝图越来越清晰。

---

下午,全体人员在英烈广场集合。初春的阳光照在七十三块木碑上,泛着温润的光泽。

“同志们!”刘肖的声音通过土制的扩音器传遍广场,“早上的会议,我们找到了87个问题。现在,我要告诉大家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他举起一本刚刚装订成册的文件:“这是《山地作战训练大纲》,从单兵技能到兵团作战,从日常训练到战时保障,全部推倒重来!”

台下响起一阵骚动。

“从明天开始,我们就要按照新大纲训练。每个人都要学会在炮火下运送弹药,每个人都要掌握基本的战场救护,每个人都要懂得如何在不同地形下构筑工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另外,我们还要成立三支新的专业分队:工兵分队、医疗分队、通讯分队。有相关经验的同志,会后可以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