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只靠岸,眼前的景象比广州码头要肃穆许多。简陋的木质码头,持枪肃立的哨兵,以及岛上隐约传来的操练口号声,都预示着这里与外界不同的氛围。
在程铁军的引领下,刘肖和新生们踏上岛屿的土地。泥泞的道路,简陋的营房,操场上穿着灰色军装、喊着口号跑步的队伍,一切都显得原始而充满生机。
程赓先将新生交给其他官佐带去办理入学手续,然后亲自带着刘肖前往校本部报到。
所谓的校本部,也是一排砖木结构的平房,条件十分简陋。在程赓的通报下,刘肖被引到了一间办公室前。
周主任,刘肖教育前来报到!程铁军在门口立正,高声报告。
请进。一个温和而清晰的声音传来。
刘肖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办公室不大,陈设简单,一张书桌,几把椅子,墙上挂着孙先生的肖像和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图。书桌后,一位穿着朴素军装,面容清癯,目光深邃沉静的年轻人站了起来,面带微笑地看向他。
这就是周文!年仅二十六岁,却已是黄埔军校举足轻重的人物。
尽管心中波澜起伏,刘肖的表面依旧维持着镇定,他上前一步,双手递上委任状:黄埔军校战术教育刘肖,向周主任报到!
周文接过委任状,仔细看了看,温和的目光落在刘肖身上,仿佛能穿透表象,直抵内心。刘肖同志,欢迎你。一路辛苦。他的官话带着清晰的江淮口音,语气亲切而有力,早就听闻有一位年轻的留德军事人才愿意回国效力,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坐。
谢主任。刘肖依言坐下,腰杆挺得笔直。
周文也坐下,双手交叉放在桌上,姿态放松却自然流露出一种掌控力。我们黄埔军校,是先生亲手缔造的革命军校,旨在为国民革命培养军事政治人才。这里的条件很艰苦,但这里的青年,是华夏未来的希望。他顿了顿,目光中带着期许,刘教育是科班出身,见识过西方先进的军事体系,希望你能将所学倾囊相授,为革命事业注入新的血液。
必当竭尽全力,不负主任期望。刘肖郑重回答。面对这位未来的巨人,他感受到的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感召力。
周文点点头,随即话锋微转,看似随意地问道,刘教育在德国,主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