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密信抵京,落子惊风

云州城,临时行宫内,烛火摇曳,将萧景琰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投在背后那幅巨大的北疆军事舆图之上。

连日的守城鏖战,虽未在他年轻的脸庞上留下疲惫的痕迹,但那双日益深邃的眼眸中,却沉淀了远超年龄的凝重与风霜。城外的喊杀声、投石机的轰鸣声,即便在此深夜,也仿佛依旧在耳边隐隐回荡。

就在这万籁俱寂,唯有更漏滴答作响之时,一道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御书房角落,单膝跪地,双手高举过顶,奉上了一根细若小指、密封完好的铜管。

“陛下,北狄王庭,‘孤雁’急讯。”

萧景琰目光一凝,放下手中正在批阅的关于城内粮草调配的奏报。他接过铜管,指尖触碰到那冰凉的金属,心中却莫名升起一丝期待。拧开管帽,取出内里一卷薄如蝉翼、以特殊药水处理过的密信,就着烛光,仔细阅读起来。

信上的字迹很小,用的是暗影卫内部专用的密写方式,内容却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在他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信是阿古拉发出的。详细叙述了颉利单于离开王庭后,监控力量减弱,他如何冒险与代号“千面”的同伴取得联系,并最终通过“千面”与前线军队中的“啸风”序列——以扎那为首的暗影卫小组——重新接上了头!

“好!好一个阿古拉!好一个千面!”萧景琰忍不住低声赞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双线并进,内外呼应!这意味着,他对北狄内部的情报获取和影响力,将不再局限于军队底层,甚至可以触碰到王庭周边和部分中层将领!这无疑是打破目前僵局的一步妙棋!

然而,兴奋之情尚未持续片刻,信笺后半段的内容,便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浇下。

“……然,接头过程波折横生。单于疑心甚重,于军中大肆搜捕,我‘啸风’序列成员巴图,为掩护同僚,销毁关键证据时不慎暴露,虽拼死反击,毙敌暗哨首领,并以毒针伤及颉利,然……最终力战殉国,壮烈牺牲……”

“巴图……”

萧景琰握着密信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有些泛白。那个在暗影卫档案中,印象里沉默寡言却执行任务极其可靠的年轻人的面孔,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尽管他早已明白,暗影卫这条路,每一步都踏在刀尖之上,牺牲是常态,但当这冰冷的文字真切地汇报着又一个忠诚部属的死亡时,他的心依旧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沉闷而刺痛。

这些暗影卫,是他最锋利的匕首,也是最忠诚的盾牌。他们远离故土,隐姓埋名,在龙潭虎穴中挣扎求存,只为了他这个皇帝,为了大晟的江山社稷。每一声“陛下”,都承载着以生命为赌注的忠诚。

御书房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只有烛火偶尔爆开的灯花,发出轻微的“噼啪”声。

许久,萧景琰缓缓闭上双眼,深吸了一口气,将翻涌的心潮强行压下。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眸中已只剩下帝王的冷静与决断。

他轻轻抬手,对着空无一人的阴影处挥了挥。

几乎是同时,另一道模糊的身影如同从墙壁中渗出般,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先前那名信使身旁,躬身待命。

“传朕旨意,”萧景琰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将巴图牺牲之讯,八百里加急,密送神都暗影卫总部。着令总部,以最高规格,妥善抚恤其京中家人,发放最高额之抚恤金,赐忠烈牌坊。其父母,由朝廷奉养终老;其子女,由暗影卫内部基金资助,直至成年立业。此后,时常派人探望照拂,不得使其家人受半分委屈,寒了忠烈之心。”

“遵旨!”后来的暗影卫沉声应道,声音虽低,却带着斩钉截铁的意味。身影一晃,便已从御书房内消失,仿佛从未出现过。

处理完巴图的后事,萧景琰的目光重新落回那封密信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轻响。他的思绪,已经完全沉浸于阿古拉在信末所提出的那个大胆而颇具可行性的行动构想之中。

暗影卫在敌后流血牺牲,步步惊心,他这位坐镇中军的皇帝,岂能无所作为?必须给予强有力的策应,将暗影卫用生命换来的优势,扩大到极致!

“来人!”萧景琰沉声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