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南湖畔薄雾如纱,朝阳初升,将金色的光辉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
陆家庄码头前,奕帆一行人精神抖擞,整装待发。
陆苗锋办事果然利落,不到一个时辰,便从知府衙门办妥了一纸出海探亲的凭证,手续齐全,无可指摘。
“四弟,凭证已备妥,船只也已雇好,停在海盐码头。”
陆苗锋将盖着鲜红官印的文书递给奕帆,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道:“此去舟山,正好可领略一番杭州湾至外海的景致变化。”
奕帆接过文书,感激道:“有劳二哥周旋。”
唐江龙摇着折扇,望着浩渺的南湖,笑道:“‘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
我等此行,虽非为鲈鱼,亦非入剡中,但为这海疆宏图,亦是令人心潮澎湃啊!”
程潇波摩拳擦掌,声如洪钟道:“在运河上跑了半辈子,总算能见识真正的大海了!
听说那海浪比房子还高,不知是真是假?”
奕帆微微一笑,道:“程兄弟稍安勿躁,待会儿便知。”
众人辞别陆家庄,快马加鞭,不过半日便抵达了海盐县的一处码头。
一艘中型海船“福顺号”已在此等候,船主是个经验丰富的老舵工,姓陈,皮肤黝黑,满脸风霜,一看便是常年在海上讨生活的人。
“各位老爷请了,”
陈舵工操着浓重的浙东口音,拱手道,“小老儿在这海上跑了三十多年,定保各位平安往返舟山。”
奕帆还礼道:“有劳陈舵工了。”
众人登船,程潇波和几个镖师好奇地打量着这艘与河船大不相同的海船。
但见船身更为宽大坚固,桅杆高耸,风帆厚重,船首雕刻着鸥鸟图案,颇具气势。
“福顺号”缓缓驶离码头,进入宽阔的杭州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