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照进政务厅,艾琳正翻阅一份试点县的改革总结。书记官站在一旁,低声汇报昨夜收到的消息:那封联名信又传到了第四位老臣手中,但对方尚未签字。
她放下文书,抬头问:“工部副参事提交的流程简化建议,可已转交筹备小组?”
“已转交。”书记官答,“他还主动提出在本部试行预审岗。”
艾琳点头。她知道,有些人开始动了。但真正的阻力不在这些摇摆之人,而在那些仍紧握旧规不放的人。
她起身走向议事殿。今日她要开一场会,不设议程,只谈问题。
几位保守官员陆续到来。陈元虽已被调离实权岗位,但他曾影响的几人仍在。他们入座时神情拘谨,有人低头看手,有人反复整理袖口。
艾琳坐在长桌主位,没有开场白,只说:“你们有话,现在可以说。”
工部一位老参事先开口:“我怕地方执行走样。新规太快,下面没学明白,容易出错。”
刑部一人接道:“老吏用了三十年的老办法,突然不用了,他们觉得自己被嫌弃。”
又一人说:“百姓也不懂新流程。有人去报灾情,跑了三趟才办成,反说官府折腾人。”
艾琳听着,一一记下。她说:“你们担心的不是改革本身,是改得不好伤了百姓。对不对?”
几人沉默片刻,有人点头。
她将笔记合上,当场命书记官誊抄成册,命名为《改革疑虑实录》。她说:“这份记录,明日就贴在各府衙门外。让百姓看,也让他们评。若他们觉得新政扰民,我们改。”
众人意外。
她继续说:“我不需要你们闭嘴支持。我要的是真问题,不是假顺从。你们若真为百姓着想,就该把担忧说出来,而不是躲在背后写联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