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还在吹,广场上的脚印被新踩乱。艾琳站在石堆前,手里攥着布条。她没说话,只是把布条一圈圈缠在木杆顶端。那上面写着新协议的条款,墨迹干了,边角有些卷起。
十个人站在她面前,身上背着行囊。陈五低头检查护腕,林阿七握着弓,赵二狗站在最边上,手扶着矛杆。没人出声。家属们站在后面,有女人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
艾琳抬起头:“这布条不是为了好看。”
她的声音不高,但每个人都听清了。
“是我们用命谈下来的规矩。减了人数,换了驻防兵,多了箭和铁钉。这不是退让,是让你们出去的时候,身后有人守路,家里有人吃饭。”
她看向陈五:“你带过猎队穿林三日不迷路。”
又看向林阿七:“你一箭射穿野猪咽喉。”
再看向赵二狗:“你扛三百斤粮包走十里山路。”
“这些本事,不该埋在土里。你们不是去送死,是去开路。我们守住村子,你们打出活路。你们活着回来,教更多人怎么活下来——这是我答应的事,也是我立下的话。”
人群里有人动了一下。一个年轻出征者的母亲抬手擦了眼角。
艾琳继续说:“我不许你们白白牺牲,也不许你们畏缩退却。你们走出去,二十个兄弟会守住南门,李婶会熬好药等你们回来。你们打胜仗,孩子才能睡安稳觉。”
她停顿了一下:“我不是让你们去当炮灰。我是让你们去当战士。”
队伍里有人挺直了背。
这时,一个声音从后排传来:“我们算起义军吗?”
没人回答。
另一个声音接上:“人家可没给我们发旗子。”
艾琳转身,从彼得手中接过一面红旗。布是粗麻的,边缘还留着线头,针脚不齐,看得出是连夜赶制的。
她走到陈五面前,把旗递过去:“没有旗号?那就自己立旗。”
她提高声音:“我们不靠别人封名,我们打出名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