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越西施:巧施妙计倾吴国,留与世人叹晚霞!

可西施心里也不好受。她看着夫差对自己越来越好,甚至愿意为了自己杀忠臣、耗国力,有时候会忍不住想:“我这么做,到底对不对?”但一想到越国百姓的苦难,想到勾践卧薪尝胆的决心,她又把心一横:“我不能心软,这是我的使命。”

公元前478年,越国经过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已经远超吴国。勾践觉得“复仇”的时机到了,率领军队攻打吴国。这时候的吴国,因为常年征战、大兴土木,早就没了往日的威风,士兵们士气低落,根本抵挡不住越国的进攻。

夫差赶紧派人去越国求和,勾践一开始有点犹豫,范蠡却劝他:“大王,您忘了当年在吴国受的苦吗?现在是消灭吴国最好的机会,要是错过了,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勾践听了,下定决心,继续攻打吴国。

夫差被困在姑苏城里,粮食越来越少,士兵也越来越少。他这时候才想起伍子胥的话,后悔得肠子都青了,可一切都晚了。他派人去找西施,想让西施跟他一起自杀,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西施的影子——西施早就趁着战乱,偷偷离开了吴宫。

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夫差自杀身亡。勾践终于报了当年的仇,成为了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里记载:“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勾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越国的百姓都在欢呼雀跃,可西施却消失了。有人说她跟着范蠡一起走了,范蠡带着她泛舟五湖,过上了隐居的日子;有人说她觉得自己害死了夫差,心里愧疚,投江自杀了;还有人说她被勾践赐死了,因为勾践觉得她是“祸水”,留着她会影响越国的名声。

这些说法里,最让人愿意相信的,是“泛舟五湖”。据说范蠡在灭吴之后,就看透了勾践“可以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本性,偷偷带着西施离开了越国。他们坐着小船,沿着太湖漂流,一会儿打鱼,一会儿经商,过上了神仙眷侣般的日子。后来,范蠡还成了有名的富商,被人称为“陶朱公”。

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西施的结局,但《越绝书》里有一句“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给了人们一个美好的想象。不管西施的结局到底是什么,她都用自己的方式,为越国的复兴做出了贡献,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美人”之一。

参考《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