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蛰伏半生忙,力推新法强楚邦。
可惜天不假年寿,身丧功成血未凉。
要说战国时期最能忍的君主,楚悼王熊疑绝对能排进前三。这哥们一辈子就干了两件大事:一是默默忍受窝囊气,二是重用吴起搞改革,可惜改革刚见成效,自己就咽了气,还被旧贵族射成了刺猬。
楚悼王上台时,楚国的处境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这就好比接手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外面欠着一屁股债,内部员工还天天摸鱼捣乱。
当时的楚国,看似疆域辽阔,实则外强中干。北边被三晋(韩、赵、魏)摁着打,尤其是魏国,仗着有吴起这样的猛人,把楚国的南阳地区抢了不少;东边的越国也时不时来骚扰,西边的秦国虎视眈眈,南边的蛮族还没完全臣服。用《史记·楚世家》里的话说,就是楚久不竞于诸侯,简单说就是楚国在国际上已经很久抬不起头了。
更要命的是内部。楚国的贵族势力大得吓人,这些人拿着国家的俸禄,住着豪华的封地,却啥事也不干,还天天跟国君唱反调。朝堂上,大臣们不是想着怎么强国,而是忙着拉帮结派、争权夺利;军队里,将领多是贵族子弟,本事没有,架子倒是不小,打起仗来跑的比谁都快。
楚悼王看着这一切,心里急得冒火,可刚继位的他没啥实权,只能把火压在肚子里。每次上朝,看着那些贵族们唾沫横飞地争论鸡毛蒜皮的小事,他都想拍桌子骂人,可最后只能硬生生憋回去,脸上还得挤出笑容:各位说的都有道理。
这一忍,就是好几年。
就在楚悼王快憋出内伤的时候,天上掉下来个大馅饼——吴起跑来了。
吴起这人名气大,脾气更大,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打工皇帝。他先在鲁国打工,帮鲁国打退了齐国;又跑到魏国,在魏文侯手下当大将,把秦国揍得满地找牙,还创建了闻名天下的魏武卒。可魏文侯死后,新老板魏武侯不信任他,加上同事们嫉妒,吴起在魏国待不下去了,听说楚国在招贤纳士,就背着包袱投奔了楚悼王。
楚悼王早就听说过吴起的大名,跟捡到宝似的,连夜把他召进宫。俩人一见如故,聊了三天三夜。
楚悼王问:先生,你看咱楚国这摊子,还有救不?
吴起一捋袖子:咋没救?只要你敢放权,我就能让楚国变强,别说打退三晋,就是称霸天下都不是梦!
楚悼王眼睛一亮:我信你!你要啥我给啥,只要能让楚国变强,别说权力,就是我这王位分你一半都行(当然是说说而已)!
就这样,吴起成了楚国的,相当于宰相,总揽全国军政大权,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