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敦纸」与「纤纸」

【咱们现在继续说造纸业的事情。

苍澜元年三月中旬,造纸工艺的两种改进相继完成以后,得到了两种纸,一种颜色洁白,厚度较厚,书写效果好的同时,保存时间可达十几年,细心保存的话可以保存几十年。

而另一种则颜色泛黄,能满足日常的书写需要,厚度较薄,保存时间在半年左右。

得到两种纸张的样品之后,瀚世祖南宫景将前一种命名为「敦纸」,取敦字的厚重坚实之意,后一种则命名为「纤纸」,取纤细轻薄之意。

之后,瀚世祖南宫景下诏,正式开始在大瀚民间售卖「纤纸」,「敦纸」则专供朝廷和各地官员使用,由朝廷出资统一采买,以此维持造纸工坊的正常运作。

造纸工坊的发展要等到大概一年多以后才有新的进展,所以我们接下来把目光转到冶铁工艺上,看看瀚世祖南宫景是如何利用山里的铜矿与铁矿的。】

老皇帝南宫俞:这天幕说了这么久,怎么也没透露一点关于这两项技术的实现细节呢?

这光一个人在上面干巴巴的讲,连个造纸或者冶铁的画面都没有啊。

唉,本来还想着看看能不能从老九那儿抢点儿功绩来呢,这样看来是没办法喽。

算了算了,就这样吧,反朕这也活不了多久了,甚至已经不能清醒多久了,这抢人功劳的事,朕就不想了。

【咱们之前提到,丹阳郡内的矿脉分为铜矿和铁矿两种。

这其中呢,铁矿属于战略物资,瀚世祖南宫景严禁任何人私自开采,用新的冶铁工艺打造出来的包括兵器啊,农具啊等等,都由官府统一售卖。

甚至呢,为了扩大冶铁原料的来源,瀚世祖南宫景还下令高价回收废弃的兵器和农具,这样重新冶炼成新的铁器,方便管理。

为什么方便管理呢?

因为这样一来,以后出现拿着不是制式兵器的人,基本可以断定是外来势力,方便各地的守军和官员排查。

可以这么说啊,从铁矿这里得来的利润才是那个时候的大瀚朝廷最主要的税收来源,因为地少,百姓穷困,是收不上多少税去的,强行收税只会使得民怨沸腾。

所以啊,瀚世祖南宫景干脆就少收,甚至新迁过来的人口干脆就几年内不收,转而用售卖铁制农具的方式从各地百姓手里拿到粮食。

所以冶铁工艺相关的这一系列产业链,就关乎大瀚的国本,容不得半点马虎。

为了确保冶铁工艺的正常运作,瀚世祖南宫景下令,所有的冶铁工匠一律免除徭役。

而且只要有冶铁的工匠过来投奔,给他们分家分地,直接把新来的工匠纳入匠籍,由官府统一管理,也用这种手段防止技术的外流。】

朱家:冶铁这么赚钱的吗?

那我们朱家是不是可以先抓一批工匠过来,然后再悄悄控制几座矿脉,到时候威逼大瀚皇帝跟我们合作,共同开发铁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