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润物细无声

街道托育点顺利运行了小半个月,解决了王家的大难题,王超心里一直记着这份情,也惦记着那个虽然简陋却充满温情的角落。这些天,他通过系统秒杀,陆陆续续积攒了一些适合婴幼儿的食品,数量颇为可观。他看着系统空间里那五罐奶粉、十二罐麦乳精、三包豆奶粉,还有十斤动物形状饼干和二十斤桃酥饼,心里有了打算。

这天下午,他估摸着托育点孩子们午睡快醒了,便用一个大号的竹筐,将这些物资仔细装好,上面盖了块布,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居委会。

托育点里,孩子们刚睡醒,有的还在揉眼睛,有的已经被保育员抱在怀里喂水。两位婶子——主要负责的刘婶子和帮忙的张婆婆,正忙活着准备下午的点心,通常是些米汤或者稀粥。王瑶躺在自己的小摇篮里,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天花板。

“刘婶子,张婆婆,忙着呢?”王超提着沉甸甸的竹筐走进来,笑着打招呼。

“哎呦,王厂长来了!”刘婶子见到王超,很是热情,连忙在围裙上擦擦手迎上来。张婆婆也笑着点头示意。她们都知道,这个托育点能办起来,王超家是出了大力的。

“快坐,快坐!是来看瑶瑶的吧?小家伙刚醒,乖着呢!”刘婶子说着,就要去抱瑶瑶。

王超摆摆手,将竹筐放在一张空着的矮桌上:“婶子,不光是看瑶瑶。这些天,多亏您二位辛苦,帮着照看这么多孩子。我这儿正好有些朋友从外地捎来的东西,家里也用不完,想着拿来给孩子们添补添补,也算我们一点心意。”

说着,他掀开了盖布。

当刘婶子和张婆婆看到竹筐里那琳琅满目、在她们看来堪称“豪华”的物资时,两人都惊呆了。

“这……这是……”刘婶子拿起一罐奶粉,看着上面陌生的文字和图案,手都有些抖。奶粉!这可是金贵东西,一般人家根本见不到,更别说这么多罐了!

“还有麦乳精!这么多罐!”张婆婆也拿起一罐麦乳精,难以置信。

那动物形状的饼干颜色鲜亮,桃酥饼散发着油香和甜香,更是让两位老人看得眼花缭乱。

“王厂长,这……这太贵重了!这我们可不能收!”刘婶子连忙推辞,声音都提高了八度。她知道王超家条件好,可这也太大手笔了!

王超态度很诚恳:“婶子,您听我说。这些东西,放着也是放着。拿来给孩子们吃,正是物尽其用。您看这些奶粉、麦乳精,营养好,冲水就能喝,比光喝米汤强。这些饼干、桃酥,给大点的孩子当零嘴,也能顶饿。您二位照顾孩子辛苦,孩子们吃得好点,身体壮实,不正是咱们大家希望看到的吗?就当是我替瑶瑶,也替咱们这几个职工家庭,谢谢您二位的辛苦付出。”

他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又真诚无比。刘婶子和张婆婆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感动和犹豫。她们确实心疼这些孩子,尤其是看到有些孩子因为家里困难,长得瘦瘦小小的。要是有这些营养品……

“可是……这也太多了……”刘婶子还是有些不安。

“不多,婶子。您看着安排,细水长流地给孩子们吃。”王超笑道,“要是不够,以后我再想办法。”

话说到这个份上,刘婶子也不再矫情,她用力点点头,眼圈有点发红:“王厂长,我……我替孩子们谢谢你了!你真是……真是个大善人!”

张婆婆也在一旁连连道谢。

王超又逗了逗摇篮里的王瑶,小家伙似乎认得他,咧开没牙的小嘴笑了笑。他没有多停留,嘱咐两位婶子别声张,免得给其他家庭造成压力,便告辞离开了。

他走后,刘婶子和张婆婆看着那一大筐东西,激动了半天。她们小心翼翼地规划起来:奶粉给最小的、像瑶瑶这样的婴儿每天加餐;麦乳精和豆奶粉可以轮流给大点的孩子喝;饼干和桃酥作为下午点心……

接下来的日子里,托育点的孩子们发现,他们的“伙食”明显改善了。下午不再是单调的米汤,有时是香浓的麦乳精,有时是甜滋滋的豆奶,偶尔还能分到一块形状可爱的小饼干或者香酥的桃酥。孩子们吃得开心,小脸上笑容多了,连带着哭闹都少了些。

刘婶子和张婆婆看着孩子们红润起来的小脸,干起活来更有劲了。她们心里都记着王超的好,但谨记着他的嘱咐,对外只说是街道想办法改善的。

王超偶尔来接瑶瑶时,看到孩子们满足的笑脸,听到刘婶子低声反馈说“孩子们最近都壮实了”,心里便觉得无比踏实。他做的这些,并非为了沽名钓誉,只是力所能及地,想让这些稚嫩的生命,在这个略显艰苦的年代里,能多得到一点滋养,多一点甜。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帮助,让他觉得,自己拥有的这个系统,以及由此带来的些许“超前”能力,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它不仅能改变自己小家的命运,也能像一颗投入水中的石子,漾开一圈圈温暖的涟漪,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第二百二十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