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庄子时,天光早已大亮,冬日的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边,洒下些许没什么温度的光晕。
慕容清婉刻意放慢了脚步,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呼吸也调整得略显急促,仿佛真是走了不短的路。
她肩上扛着一小捆柴火枝,手上还沾了些泥灰。
守在院门附近的石磊第一个瞧见她,目光落在她肩上的柴捆时,冷硬的脸上立刻浮现出明显的惊讶。
他快步迎上前,眉头微蹙:“小姐,您怎么亲自去捡柴了?庄子里柴火还够用几日,便是没了,也该由属下去捡,或者吩咐老王老李他们去做。”
经过这些时日的调养和慕容清婉毫不吝啬的好药,石磊的伤已然大好,右臂活动如常,甚至因每日坚持练习,感觉比受伤前更为凝练有力。
慕容清婉停下脚步,将肩上的柴捆放下,抬手用袖口擦了擦额角的汗,露出一抹轻松的笑意:“不妨事。清晨出去活动筋骨,顺道就捡了些回来,不费什么事。总坐着也不好。”
她语气自然,目光扫过石磊恢复良好的右臂,点了点头:“看你气色,伤是好利落了。秦叔的腿近日如何?夜里还疼得厉害吗?”
见她轻易将话题转开,关切起他们的伤势,石磊也不好再纠结捡柴的事,只得恭敬回道:“劳小姐挂心,属下的伤已无碍。秦大哥的腿也好多了,昨夜睡得安稳,今早起来还绕着院子走了两圈,说是十几年来从未这般松快过。”
“那就好。”慕容清婉颔首,“待会儿我再给他行一次针,巩固一下。这些柴火……”她指了指地上的枯枝,“先搬到灶房边上放着吧。”
“是,小姐。”石磊立刻应下,单手便轻松提起了那捆柴火,动作利落干脆。
时光荏苒,冬雪消融,春意渐浓。转眼间,三个月悄然而逝。
这是她布局的第一步,也是核心之一。
铺面设在安县城一条不算最繁华但人流稳定的街道。明面上的掌柜是一位她从邻州请来的、医术扎实却因性格耿直得罪过人而不得志的老大夫,姓吴。
慕容清婉通过牙人,以“苏婉”的身份与吴大夫见了一面。她一身素衣,形容温婉,说话时微微垂眸,语气带着几分恳切:
“吴大夫,实不相瞒,先夫原是做药材生意的,前些年不幸病故,留下些底子和一批品质尚可的药材。
我一个妇道人家,不懂经营,只盼着能将这些药材用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也不枉先夫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