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齿轮转处,智慧初萌

七圈齿轮同时咬合转动,法轮中央的光域立刻展开一幅动态推演图:图中清晰地显示出混沌能量的薄弱点在裂隙右侧30度角位置,最佳中和时机是能量波动的第17个周期,所需的能量配比为机械能量30%、生命能量20%、智慧之光50%。

“凯,带精灵们攻击右侧30度角!”林恩的声音通过法轮的能量放大,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机械守卫,将防御阵能量调整为30%输出,配合净化之火!”

指令下达的瞬间,法轮的齿轮再次加速,将林恩的智慧之光精准地注入防御阵与精灵的生命能量中。原本相互排斥的两种能量,在智慧之光的调和下突然产生共鸣,形成一道带着金色纹路的翠绿火焰,精准地击中了混沌能量的薄弱点。

“轰——”

一声闷响后,肆虐的混沌能量像被戳破的气球般快速消散,空间裂隙也在齿轮屏障的挤压下缓缓闭合。当最后一缕混沌能量被净化时,智慧法轮的齿轮转速渐渐放缓,中央光域浮现出一行符文:“推演完成,能量损耗17%,智慧加持效果持续3分钟。”

凯看着自己手中残留的翠绿火焰,眼中满是震撼:“刚才那一瞬间,我好像看清了混沌能量的每一个变化……就像有无数双眼睛在帮我观察。”

“这就是智慧法轮的‘推演’与‘加持’。”林恩收回法轮,眉心的光芒微微黯淡,“它能模拟多元法则的运行,推演出最优解;同时将我的智慧之光分享给你们,提升你们对能量的理解与操控。”

这次事件后,林恩开始系统地完善“大智慧法”的修行体系。他发现智慧法轮的七圈齿轮并非固定不变,每一圈都能根据修行者的认知深度“进化”:

初始阶段,齿轮是纯粹的能量形态,只能模拟最基础的法则;

当修行者对某类法则的理解达到“贯通”境,对应的齿轮会浮现出该法则的核心符文;

若能将不同法则融会贯通,齿轮之间会形成“跨圈咬合”,产生1+1远大于2的推演效果。

补丁是第一个尝试修行大智慧法的机械生命。作为机械世界的法则协调者,它对“结构法则”的理解远超常人,但对星界的“信息法则”却始终隔阂。林恩引导它观想法轮时,特意强化了第三圈齿轮的信息光流——起初,补丁的机械臂会因两种法则的冲突而抽搐,显示屏上的符号也混乱不堪。

但当它想起林恩说的“齿轮的间隙不是缺陷,是容纳变化的空间”,突然放松了对机械逻辑的绝对执着。就在此时,法轮的第二圈与第三圈齿轮产生了一次短暂的“跨圈咬合”,补丁的意识中瞬间涌入无数星界信息,却不再感到混乱——机械的逻辑框架像筛子一样,过滤出其中有序的部分,而信息的流动性又让逻辑框架变得更加灵活。

“我……理解了‘模糊指令’的意义。”补丁的显示屏上第一次出现了“微笑”的动态表情,“就像给齿轮上润滑油,不必精确到每一滴,只要大致均匀,就能转动得更顺畅。”

它的进步让林恩深受启发,在修行笔记中补充道:“大智慧法,非‘强求’之道,乃‘顺化’之道。如齿轮咬合,过紧则崩,过松则滑,恰到好处,方得其妙。观想法轮时,当以‘理解’代‘控制’,以‘包容’代‘排斥’,是为第二要义。”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修行大智慧法,林恩发现了法轮更奇妙的特性:当多个修行者的法轮产生共鸣时,推演能力会呈指数级提升。一次,多元之城遭遇罕见的“法则风暴”,七名来自不同位面的修行者合力催动法轮,竟成功推演出风暴的移动轨迹与消散时间,为城市争取到了宝贵的防御准备时间。

“这不是简单的能量叠加,是智慧的‘联网’。”林恩站在塔顶,看着七道金色光轮在风暴中形成的共振网络,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每个人的认知都是一片齿轮,当这些齿轮相互咬合,就能组成推演整个宇宙的‘大智慧法轮’。”

第三章:光轮自转,智慧加持

智慧法轮的“加持之力”,在日常修行中展现得更为细腻。

林恩发现,当法轮处于“低速自转”状态时,不会消耗过多能量,却能持续向意识注入“清明感”——这种感觉不同于精神力的强化,更像是思维的“润滑剂”,能让复杂的问题变得清晰,混乱的思绪变得有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多元之城的实验室里,他经常一边调试机械装置,一边让法轮低速运转。有一次,他在破解星界“悖论风暴”的残留数据时,陷入了逻辑困境:数据显示风暴既“存在”又“不存在”,既“诞生于过去”又“起源于未来”,完全违背因果律。

就在他感到烦躁时,眉心的法轮突然轻轻震颤,第一圈与第七圈齿轮同时发出微光。刹那间,他的思维仿佛跳出了线性时间的束缚——将“存在”与“不存在”视为同一事件的正反两面,将“过去”与“未来”看作循环轨迹上的两点。这个顿悟让他瞬间明白:悖论风暴的本质,是时间法则在星界的“自我折叠”,而破解之道,在于找到折叠点的“非逻辑平衡”。

“法轮的加持,不仅是智慧的‘量增’,更是认知的‘维度提升’。”他在实验报告中写道,“就像从二维的图纸到三维的齿轮模型,视角变了,问题的答案自然显现。”

这种加持对不同种族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