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梦魇之门,众生念力

“最坚固的壁垒,往往崩塌于内部的情绪张力。”探针回收后,门扉上浮现出该位面的地图,裂缝处用红色标记,“找到张力的临界点,就能打开所有的门。”

第三节:念力的初步提纯与分类库

被吸入梦魇之门的念力,首先会进入“初筛池”。池内漂浮着无数半透明的“情绪囊泡”,每个囊泡都能吸附特定类型的念力:标有“贪婪”的囊泡会自动捕捉带有“占有欲”的能量;标有“牺牲”的囊泡则会包裹住“为他人舍弃自我”的精神碎片。

初筛后的念力被送入“分类库”,这里如同巨大的蜂巢,整齐排列着数百万个能量格。每个格子都刻有精准的情绪标签:“父母对子女的保护欲·强度B+”“学者对知识的偏执·纯度78%”“战士面对强敌的兴奋与恐惧·复合度91%”……

分类的标准有三:强度(影响能量的总量)、纯度(决定能量的稳定性)、复合度(衡量情绪的复杂程度)。一个母亲为保护孩子而爆发出的“超越极限的勇气”,强度达到S级,纯度92%,复合度85%(包含母爱、恐惧、决断等五种情绪),被归类为“核心战斗能量”,用于强化副本中“守护型BOSS”的力量。

而一个赌徒在输光一切后的“纯粹绝望”,虽然强度高达A级,但纯度仅35%(混杂着对过去的悔恨和对未来的茫然),复合度21%,只能被归类为“环境填充能量”,用于渲染副本的压抑氛围。

分类库的中央,有一个“异常情绪隔离区”,专门存放无法被常规分类的念力。比如“对敌人的怜悯”“对神明的既敬畏又反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固执”——这些矛盾的情绪能量极不稳定,却能在后续的熔炉中转化为最独特的梦魇之力。

“分类是理解的开始。”一个新的能量格被填满,标签自动生成:“隐士对孤独的享受与厌恶·复合度99%”。梦魇分身的意志扫过分类库,如同将军检阅军队,“只有知道手中有什么,才能决定要创造什么。”

第二章:情绪熔炉的转化法则

第一节:正负情绪的湮灭与新生

梦魇之门的核心是“情绪熔炉”,一座由梦魇本源之力构成的能量转化装置。熔炉的运转遵循“对立融合”法则——正面情绪与负面情绪的碰撞不会相互抵消,而是会像化学元素反应般,生成全新的能量形态。

在熔炉的“二元反应室”,一团代表“极致幸福”的粉色念力(来自一对新婚夫妇的意识),与一团代表“深切悲痛”的灰色念力(来自丧子的母亲)被强制注入同一空间。两种能量起初剧烈冲突,粉色念力试图驱散灰色,灰色念力则疯狂吞噬粉色,整个反应室爆发出刺眼的光芒。

当光芒散去,两种原始念力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团柔和的金色能量——这是“生命轮回”之力,蕴含着“幸福与痛苦相互依存”的法则。将其注入副本后,能让场景在繁荣与破败间自动切换,迫使轮回者直面“一切美好终将逝去”的真相。

更复杂的反应发生在“多元反应炉”中。来自十个不同位面的十种极端情绪——圣徒的虔诚、暴君的残忍、诗人的忧郁、商人的精明、孩童的天真、老者的睿智、罪犯的疯狂、隐士的孤寂、战士的勇猛、奴隶的顺从——在熔炉本源的催化下,最终凝结成一颗“混沌之核”。

这颗核心呈深邃的黑色,却能折射出所有情绪的光芒。将其嵌入“内心深渊副本”的中央,能让副本根据轮回者的情绪自动演化出最能动摇其心智的场景:对圣徒显现“信仰的荒谬”,对暴君展现“权力的虚无”,对诗人投射“灵感的枯竭”。

“没有绝对的正负,只有未被理解的共生。”熔炉的观察记录中,详细记载着每次反应的参数:两种情绪的融合比例、反应温度(对应能量强度)、冷却时间(决定新能量的稳定性)。这些数据被用于优化后续的转化效率,确保每一份念力都能发挥最大价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某个轮回者在副本中展现出“纯粹的善意”,熔炉会特意将其与“等量的恶意”融合,生成“善恶交织”的能量——这不是惩罚,而是为了让轮回者明白,极端的单一情绪如同失衡的天平,终将在现实中崩塌。

第二节:念力密度的压缩与法则铭刻

初筛后的念力往往是松散的,如同蓬松的棉花,需要经过“密度压缩”才能成为高效的梦魇之力。压缩过程的关键,是向念力中铭刻“法则符文”,用符文的约束力强制缩小能量分子间的距离,同时剔除冗余的杂质。

一团由“十万人的轻微烦躁”组成的念力云,体积庞大却能量稀薄。熔炉向其中铭刻“聚合符文”后,云团开始收缩,最终凝结成拳头大小的“烦躁晶体”,能量密度提升了500倍。将这种晶体嵌入副本的墙壁,能让进入者产生莫名的焦虑,注意力难以集中。

更高阶的压缩需要“多层铭刻”。一团“百万信徒的狂热信仰”念力,首先被铭刻“核心符文”,形成稳定的能量内核;再铭刻“旋转符文”,让内核高速自转产生离心力,进一步压缩密度;最后铭刻“锚定符文”,将其与某个副本的“信仰崩塌”主题绑定。经过三层铭刻的“狂热核心”,能支撑一个让轮回者体验“从虔诚到幻灭”的完整剧情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