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星穹之眼

星火城的黎明总是带着湿润的雾气。阿雅站在启明塔最高的观星台上,呼出的白气在清冷的空气中凝结成霜。她裹紧了绣有星火纹章的斗篷,目光穿过薄雾,望向东方天际那道逐渐明亮的霞光。三年了,自从编织者被驱逐后,地球的天空重新恢复了纯净的蔚蓝,但阿雅总觉得那道横亘在天际线上的薄雾,像是某种尚未消散的警示。

阿雅队长!小林从螺旋楼梯上快步跑来,肩上的通讯器闪烁着蓝光,地脉监测站发来紧急报告,北纬45度、东经118度的晶化矿脉出现异常波动,能量读数超出正常值三倍!

阿雅的瞳孔微微收缩。那片区域正是当年肃正协议战舰坠毁最密集的地带,也是地脉网络修复过程中最难攻克的难点之一。她迅速从观星台边缘翻下,水晶靴跟在金属台阶上敲出急促的声响:集合最快反应小队,十分钟后出发。

当她们冲出启明塔的瞬间,整座城市仿佛刚刚从沉睡中苏醒。街道上,晶化路灯自动调节着亮度,为早起的居民提供恰到好处的照明;空中,几架由地脉能量驱动的巡逻机无声地掠过,机翼上的光子晶体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远处,新落成的晶能研究所大楼顶部,伊桑留下的量子观测仪正缓缓旋转,捕捉着宇宙深处的微弱信号。

阿雅!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小姑娘转身,看见穿着研究员制服的伊莎贝尔——这位曾是星海号首席科学官的年轻女性,如今已成为星火城最受尊敬的学者之一。她怀里抱着厚厚的数据板,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北区的异常波动...我怀疑与星穹之眼有关!

星穹之眼?阿雅心头一跳。那是林晚在击败编织者后不久,通过最后残留的逆熵之力感知到的第三个宇宙守护遗迹。据林晚当时的描述,它不同于生命织缕的生机与寂静核心的平衡,而是一种更为宏观、更为古老的观测与筛选机制——宇宙自身用来审视文明发展路径的。

伊莎贝尔快步跟上阿雅的步伐:林晚大人留下的预见碎片中提到过,当星火城的能量网络达到临界点时,星穹之眼可能会主动显现。而北区矿脉的能量特征...与她描述的筛选场波动高度吻合!

巡逻车在晶化公路上疾驰。透过防弹玻璃,阿雅看见路旁的晶簇花园里,孩子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盛开的花朵;远处,几只由地脉能量培育的晶化信鸽正扑棱着翅膀飞向天空。这座城市已经从废墟中重生,但此刻,一种久违的紧迫感攥住了她的心脏。

停车!阿雅突然拍下控制台的紧急制动按钮。巡逻车在距离北区矿脉入口还有两百米的地方猛然刹住,扬起一片细碎的晶粉。阿雅跳下车,逆熵之力不受控制地从掌心溢出,在空气中形成一圈微弱的金色涟漪——她感知到了,那种熟悉又陌生的、超越物质层面的波动。

阿雅队长?小林困惑地看着她。

能量读数不对劲。阿雅指向矿脉深处,那里...有东西在注视我们。

伊莎贝尔的数据板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声。屏幕上的能量波动曲线疯狂攀升,最终定格在一个从未记录过的数值区间。这不可能...她喃喃自语,按照现有理论,这种能量密度应该会引发维度坍缩...

话音未落,整片矿脉区域突然被一道刺目的白光笼罩。阿雅本能地张开逆熵屏障,将小林和伊莎贝尔护在身后。但预想中的冲击并未到来,白光如同水银般流淌过她们的身体,没有带来任何不适,反而让她们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通透感。

当光芒散去,眼前的景象让三人同时屏住了呼吸。

矿脉入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道悬浮在半空中的、由纯粹光线构成的巨大圆环。圆环内部并非虚空,而是如同镜面般映照出星火城的每一个角落——但那是扭曲的、变形的星火城:建筑如同融化的蜡烛般流淌,街道上的人群化作模糊的光影,连天空中的太阳都分裂成三个诡异的色块。

这是...什么?小林的声音带着颤抖。

筛选场。阿雅轻声回答,她感到自己体内的逆熵之力正在与圆环产生共鸣,星穹之眼...正在审视我们。

圆环中央的开始波动,如同投入石子的水面。一幅幅画面快速闪过:星火城在战火中化为焦土;地脉网络被彻底污染;人类在绝望中互相残杀...这些是失败的未来,是文明走向毁灭的无数种可能。

不...伊莎贝尔捂住嘴,它在展示我们的...弱点?

不完全是。阿雅闭上眼睛,努力平复内心的波动。她想起林晚留下的教导:星穹之眼并非审判者,而是警示者。它展示的并非注定发生的未来,而是基于当前文明状态所推导出的潜在风险。

突然,圆环中的景象定格了。画面中,星火城繁荣昌盛,地脉网络覆盖全球,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但在这片祥和的表象下,阿雅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不协调——地脉能量的流动过于顺畅,几乎没有任何波动;人们的表情过于平静,缺乏情感的起伏;甚至连城市中的光影都保持着恒定的角度,仿佛时间已经停滞。

小主,

完美的...静止。伊莎贝尔倒吸一口凉气,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毁灭!

圆环开始收缩,最终化作一颗拳头大小的光球,悬浮在阿雅面前。光球表面流转着复杂的数据流,仿佛在等待她的回应。

阿雅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光球。瞬间,海量的信息涌入她的脑海:星火城当前的能量结构缺陷、地脉网络的潜在风险点、甚至包括每个人内心尚未化解的恐惧与矛盾...所有这些,都是可能导致文明走向极端(无论是毁灭还是僵化)的关键因素。

它给了我们...答案?小林疑惑地问。

阿雅收回手,光球依旧悬浮在原地,它给了我们选择的机会。看到了这些风险,我们就可以去修正、去避免。

她转向伊莎贝尔:立刻召集所有研究员,分析星穹之眼提供的数据。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文明风险评估体系。

又对小林说:通知护卫队全员,加强巡逻,但更重要的是...开始心理疏导课程。恐惧和矛盾如果得不到化解,迟早会成为文明的隐患。

当她们返回星火城时,夕阳正好洒在启明塔的尖顶上。阿雅独自登上塔顶,望着脚下这座生机勃勃的城市。星穹之眼的警示犹在眼前,但她心中却没有恐惧,只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远方的地平线上,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地平线以下。夜幕降临,星火城的灯光次第亮起,如同黑暗中的星辰。阿雅知道,这些光芒不仅照亮了脚下的土地,更照亮了人类文明前行的道路。

而她要做的,就是守护好这束光——无论未来有多少艰难险阻。

星火城的灯火在夜幕下如同散落的星辰,温暖而坚定。阿雅站在启明塔顶,夜风撩起她额前的碎发,带着晶化植物特有的清甜气息。她掌心托着那颗来自“星穹之眼”的光球,球体内流转的数据如同星河,倒映在她深邃的眼眸中。

“阿雅队长。”伊莎贝尔的声音从通讯器中传来,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初步分析结果出来了!星穹之眼提供的数据...远超我们现有技术的理解范畴!它揭示了地脉网络在能量峰值负载下的十七个结构性弱点,甚至预测了未来三年内可能出现的六次大规模能量潮汐异常!”

阿雅的指尖轻轻拂过光球表面,一道细微的数据流随之注入她的意识。她“看”到了伊莎贝尔所说的那些弱点——并非物理上的破损,而是能量流动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产生的“逻辑死循环”。地脉网络如同一个活着的巨人,而这些弱点,就是巨人奔跑时可能扭伤的关节。

“通知工程部,”阿雅的声音平静,“按照优先级,开始修复工作。重点放在中央能量枢纽的冗余系统建设上。”

“明白!”伊莎贝尔顿了顿,语气变得凝重,“还有...心理评估小组的报告也出来了。星火城居民中,有超过三成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战后创伤应激障碍,主要表现为对能量波动过度敏感、对黑暗环境恐惧...这些情绪如果形成集体潜意识,可能会影响地脉网络的稳定性。”

阿雅闭上眼,光球中的数据流与她从城市各个角落感知到的细微情绪波动产生共鸣。她“听”到了母亲哄睡孩子时颤抖的歌声,看到了守夜战士紧握武器时僵硬的指节,甚至感受到了晶化花园里那株最古老的星语花传递出的、一丝若有若无的焦虑。

恐惧,如同地下暗河,在城市的辉煌表象下无声流淌。

“启动‘曙光计划’。”阿雅睁开眼,目光扫过脚下灯火通明的城市,“所有公共区域增加柔和的光照和自然音效;学校开设情绪管理课程;护卫队轮流参与社区建设,与居民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我们要用温暖,融化冰封的恐惧。”

“这需要大量资源...”伊莎贝尔有些犹豫。

“资源可以再生,但希望一旦熄灭,就很难重燃。”阿雅的语气不容置疑,“去做吧。”

通讯结束,塔顶重归寂静。阿雅将光球举到眼前,球体内部的数据流开始重组,显现出星火城能量网络的实时三维模型。代表居民情绪波动的光点如同呼吸般明灭,与地脉能量的流动交织成一幅复杂的生命图谱。

突然,图谱的西北角出现一片异常的暗区——情绪波动几乎停滞,地脉能量流经那里时变得粘稠、迟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