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谋定食安策,暗访探民生

九忆居的清晨,雾气还没散尽,石桌旁已围坐了九人。叶尘将一张写满字的宣纸铺开,纸上“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计划”九个字格外醒目。

“之前解决问题多是被动响应,这次食品安全事关百姓健康,必须主动出击。”他指尖划过宣纸,“我们先明确三件事:

一是暗访排查,摸清县城及周边的食品经营乱象;

二是制定措施,针对不同问题设计刚性监管手段;

三是分步推进,先从流动摊贩、小作坊、无堂食外卖店这三类高频风险点入手,后续再扩至超市、餐饮连锁等。”

郑蓉补充道:“关键是监管要‘刚柔并济’——柔在体谅小商户谋生不易,帮他们找整改方法、对接资源;

刚在守住健康底线,用仙力建立‘不可逾越’的警示机制,只要违规必亮明问题,不整改就无法经营。”

玲玲从袖袋里掏出一枚巴掌大的青铜牌,牌面刻着“食安监”三个字:

“这是我用仙力炼化的‘食安警示牌’,分两类:给流动摊贩的是便携‘警示灯’,给固定商户的是墙面‘公示牌’。

只要检测到食材过期、卫生不达标、无资质经营等问题,会自动亮红光,电子屏显示具体违规项,整改达标后才会变绿。”

柳若雪点头:“今天我们分成三组,扮成普通消费者和采购商,先去县城的早市、老城区小吃街、城中村外卖区暗访,把问题摸透,明天就按计划推进整改。

记住,只记录、不干预,摸清真实情况才能让措施落地。”

九人各自整理行装,叶尘、郑蓉、柳若璃一组去早市;柳若雪、沈清薇、苏瑶一组去老城区小吃街;吴莲、苏晴、叶婉清一组去城中村外卖区。

临行前,石桌上的凡尘镜悄然亮起,化作一道淡光跟在身后,似要将市井间的食安隐患一一映照。

一、早市暗访:流动摊贩的“侥幸”与隐患

叶尘三人刚到县城早市,就被嘈杂的人声和食物香气包裹。早市沿人行道铺开,几十个流动摊贩挤得水泄不通,学生、老人穿梭其间,不少人手里拿着刚买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