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京城,寒风料峭。国安部大楼深处,一间灯火通明、布满巨大电子屏幕的房间内,空气却显得有些凝滞。这里是网络舆情分析中心,此刻正无声地沸腾着。
李玄策站在中央指挥台前,深灰色的西装衬得他身形挺拔,但眉宇间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他身后,是几位宣传、网信部门的负责人,个个神情严肃,目光紧盯着前方不断跳动的数据流和色彩斑斓的“热点词云”图。
屏幕上,一个个关键词如同被投入沸水的饺子,不断翻滚、膨胀、上浮:
【西疆某地供暖不足!老人孩子冻病!】
【‘安心’牛奶检出XX成分!监管部门何在?】
【年终奖缩水,房贷压力山大!】
【看病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
每一个关键词背后,都连接着海量的讨论帖、转发、评论,情绪指数如同过山车般起伏,愤怒的红色、焦虑的黄色、失望的灰色交织蔓延,形成一股无形的压力,透过冰冷的屏幕,沉沉地压在每个在场者的心头。
“李部,这是过去24小时全网热度最高的前二十个民生话题。”分析中心负责人张明远,一位戴着细框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中年人,指着屏幕汇报道,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主要集中在供暖保障、食品安全、收入预期、医疗教育几个领域。特别是西疆库尔勒市部分老旧小区供暖延迟,以及华东地区‘安心’牌牛奶的检测风波,热度上升最快,讨论中夹杂着大量不满和质疑的声音,甚至……有一些煽动性的言论。”
李玄策的目光缓缓扫过那些刺眼的词条,最后定格在“西疆库尔勒供暖”和“安心牛奶”上。他沉默了片刻,开口问道:“明远,这些讨论里,核心的诉求是什么?仅仅是抱怨吗?还是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解决期望?那些最激烈的情绪背后,有没有被忽略的合理声音?”
张明远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李部会问得如此具体和深入。以往的处理流程,更多是监测、汇报、定性、处置。他迅速调整思路,手指在控制台上敲击几下,调出更深层次的分析报告:“我们正在做情感分析和诉求提取。初步看,西疆库尔勒的诉求非常明确:尽快恢复供暖,保障居民特别是老人孩子的健康,要求解释延迟原因并追责。而‘安心牛奶’事件,公众的核心诉求是真相透明——要求公布详细的检测报告、涉事批次、召回方案,以及后续的监管改进措施。至于那些抱怨收入和医疗的,更多是一种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生活成本的普遍焦虑感,期待政策层面的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