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剥茧抽丝

李维的招供,给案件打开了突破口。

不过林万骁心里很清楚,这只是开始,后面还会有更多的医生,科室主任,以及院领导牵扯进来。

第二天,调查组找范文松“谈话”,地点还是在那个办案点。

范文松被请来时,脸上还挂着一丝专家的矜持和不易察觉的恼怒。他穿着熨帖的白衬衫,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似乎想用这身装扮维持自己的体面。

坐下后,他整理了一下袖口,率先开口:“这位领导,我不知道为什么把我带到这里来。如果是因为我家里那点不光彩的私事,我想这属于我的个人隐私,也应该由医院党委来处理,似乎不劳省纪委兴师动众吧?”

他先发制人,将问题定性为“家庭矛盾”,同时抬出医院党委来施压。

负责主谈的是王小舟,林万骁郑国栋在监控室观察。

王小舟没有接他的话茬,而是慢悠悠地给他倒了杯水,语气平淡:“范主任,别激动。今天请你来,主要是想核实一些关于心内科药品使用和采购方面的情况。你是科主任,这方面的数据,你最权威。”

范文松眼神闪烁了一下,随即镇定的回答:“心内科的用药,完全是基于患者的病情需要和最新的临床指南,规范、合理。所有的采购都通过医院药剂科统一进行,流程透明,经得起任何检查。”

这回答标准、规范,让人找不到一丝岔子。

“哦?是吗?”王小舟翻开一个文件夹,看似随意地问道,“那比如去年全年,心内科使用‘阿托伐他汀’的金额比前年增长了百分之四十,使用某种进口抗凝药‘氯吡格雷’的剂量,也远超同类科室平均水平。这些,也是纯粹的临床需要?”

范文松心里一紧,但面上不动声色:“患者个体差异大,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用药量自然有起伏。这很正常。我们是根据实际病情决定治疗方案。”

“根据病情?”王小舟抬起头,双眼直接盯紧他,“还是根据某些医药代表提供的‘最新研究数据’和‘学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