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局长是个年轻干部,脑子活络,他想了想说:“李书记,阿苦县长,我觉得林书记的点拨很有道理。西山乡虽然偏远,但保留了很多原生态的彝族村落和古老习俗,这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开发‘深度彝寨体验游’?把少量追求原真性的高端游客引过去,住在村民家,参与农事,体验民俗,这样既能增加村民收入,也能保护文化。”
“这个思路好!”阿苦拉哈眼睛一亮,“我们还可以把西山乡的苦荞、火腿、野生菌这些土特产,包装成‘云上草甸’的伴手礼,在景区统一销售!”
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初步确定了“短期解难、中期造血、长期融合”的帮扶思路,并明确了各项任务的牵头领导和完成时限。散会时,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里多了几分破釜沉舟的坚定。
第二天,林万骁的行程依旧紧凑。他按照原计划,视察了“云上草甸”旅游区的运营情况,听取了旅游公司关于未来发展规划的汇报。与昨天不同的是,李强和阿苦拉哈在汇报时,主动增加了关于如何利用旅游产业辐射带动像西山乡这样的偏远地区的内容,虽然思路还显粗糙,但态度已然转变。
林万骁没有过多评价,只是仔细询问了细节,并提醒他们要注意避免商业化对彝族传统文化的过度侵蚀和破坏。
下午,林万骁提出要去看看县里的产业园区。草甸县除了旅游,也在尝试发展绿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园区规模不大,但几家从事苦荞深加工、彝绣工艺品生产的企业倒也颇具特色。
在一家苦荞茶厂,林万骁详细了解了苦荞的种植、收购和销售情况。厂长介绍说,他们的原料主要来自景区周边的农户,收购价格比市场价略高,确实带动了部分农民增收。
“西山乡那边,也适合种苦荞吧?”林万骁突然问道。
厂长愣了一下,看了一眼旁边的县领导,谨慎地回答:“是适合,西山乡的苦荞品质其实更好,就是……就是太远了,运输成本高,而且分散种植,规模化收购困难。”
“运输成本高,就想办法解决运输问题。规模化困难,就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林万骁对陪同的李强和阿苦拉哈说,“你们要主动牵线搭桥,帮助龙头企业把产业链延伸到偏远乡镇去。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任务。”
“是,林书记,我们一定落实好!”李强连忙应承。
调研的最后一站,是县里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崭新的楼房整齐划一,从深山里搬出来的彝族群众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林万骁随机走进几户人家,查看他们的生活情况,询问就业、子女教育等问题。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