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光市里自己说还不够。伟业部长,你亲自带队,带上我们精心准备的素材,去省里跑一趟。省报、省电视台,还有那些有影响力的门户网站驻省频道,都要走到。要积极沟通,争取他们在重要版面、黄金时段,对我们西明的工作进行报道。”
刘艳艳感到肩头责任重大,但也涌起一股干劲:“书记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拿下省媒的主要版面!”
“还有央媒。”林万骁的声音提高了一些,目光深远,“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省内发声。要敢于、善于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示西明。特别是那些与边疆发展、民族地区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相关的央媒栏目,比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的经济类专题,都是我们可以努力的方向。这方面,政策研究室的同志要配合宣传部,把我们西明的工作,放到国家战略层面去提炼、去升华,准备好有高度、有深度的汇报材料。”
政策研究室的负责人立刻领命。
“记住,”林万骁最后强调,“所有宣传,必须基于事实,严守纪律。成绩要讲够,但绝不浮夸;问题要触及,但重在展现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决心。要塑造的是西明市委市政府集体攻坚克难的形象,是全市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他目光沉静,却带着一种强大的感染力:“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西明,正在告别过去的虚浮与沉疴,正在以一种更加务实、更加开放、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向未来!”
会议结束后,整个西明市的宣传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精准度高速运转起来。
几天后,《西明日报》在头版显着位置,推出了长篇通讯《“休眠”的工地何以“苏醒”?西明市力推烂尾项目重启纪实》。文章详细披露了“云岭国际”等项目因资金链断裂、纠纷复杂而长期搁置的内幕,重点描绘了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亲自协调、督办下,如何引入战略投资、化解债务纠纷、优化审批流程,最终让机器重新轰鸣的艰难过程。文中虽未直接点名林万骁,但“市委主要领导”、“主要负责同志”等字眼频繁出现,其力挽狂澜的形象跃然纸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西明电视台的《西明新闻》栏目,连续播出了三期“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时”系列报道。记者深入政务服务中心,拍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改革成效;跟随招商团队,记录他们如何为落地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采访了多位在西南明投资的企业家,听他们讲述感受到的“西明速度”和“西明温度”。镜头巧妙地捕捉到林万骁在一次调研中,对政务中心工作人员说“要把企业和群众的‘麻烦事’当成我们的‘心头事’”的画面,这句话也迅速成为了新闻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