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型运输舰研发完成并建造出来前,赤鲨级驱逐舰不得不兼职起物资运载的任务。
因为沈渊的基地目前只有一艘玄鲸号这样的小型运输舰,载重只有5000吨。
还有数十架玄鸟级飞行器,载重更小,只有1000吨。
这些老式飞行器不仅载重小,航行速度也跟不上,显然无法满足火星计划的运输需求。
与其带上它们,拖慢整支舰队的航行速度,倒不如继续留在蓝星。
毕竟蓝星基地这边的原材料供应也需要靠它们来运输。
而单艘驱逐舰的载重便可达一万吨,十艘总计能承载十万吨物资。
不过驱逐舰本身也得装载弹药、燃料这些必需品。
预计能腾出来五万吨货舱空间用于装载火星计划要用到的物资。
这对于火星计划初期的资源需求来说,勉强能够支撑。
因此,星海在精准计算物资清单时,不断调整着各项物资的配比。
从建筑材料到生产设备,再到能源储备,每一项都经过了精密的测算,确保万无一失。
这次火星计划将带上10辆微型基地装甲车,这样能快速搭建起临时基地。
利用舰队携带的物资,快速制造一定规模的矿蚁集群,用于现场资源采集任务。
矿蚁集群具备强大的开采和运输能力,能高效供应微型基地的生产任务。
有了矿蚁集群的高效开采,微型基地能将采集到的资源迅速转化为生产原料。
利用自身的生产线设备源源不断生产制造各种各样的生产设备和建筑机械等。
这些生产制造出来的设备又能进一步扩大微型基地的规模。
形成资源采集、生产制造、基地扩建的良性循环。
如此一来,每一辆微型基地装甲车就像撒在火星上的小火苗,在火星上迅速点燃起燎原之势。
整个火星计划,还包含了小行星带的矿产开发部分。
所以,当这支赤鲨级驱逐舰舰队到达火星后,会平均分成两支小舰队。
一支小舰队留守在火星轨道,执行守护火星基地建设与开发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