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模块属于定制化功能,后续量产型号将予以移除,以便最大化拓展舰船空间利用率。
然而,目前蓝星上的基地并不具备建造赤鲨号的能力。
沈渊的指尖反复转动着全息投影中的赤鲨号建造方案,沉吟片刻后。
认真地分析道:"星海,根据这半年月球基地建设进度报告显示。
当前外层防护体系与主体框架结构已通过阶段性验收,项目正处于分区功能规划的关键节点。
你调整一下原施工序列,优先启动船坞区域的施工建设,这更有利于 ' 赤鲨号 ' 的建造推进。
毕竟作为深空探索战略的关键一环,这个项目对未来太阳系开发计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应当尽快将其纳入执行计划,以加速发展进程。"
星海马上回答:“好的,沈渊!我现在就把月球基地的建设计划改一下,优先建设船坞。
按照现在的施工进度,大概 15 天就能把船坞建好并交付使用。”
听到星海的回复,沈渊盯着赤鲨号的 3D全息投影,眼睛都亮起来了。
他知道,赤鲨号很快就能投入到建造行列,到时,赤鲨号就能驰骋在浩瀚的宇宙中。
沈渊握紧拳头,难掩内心激动,嘴角不自觉上扬:“15 天!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赤鲨号动工的样子了!”
沈渊一边憧憬着,一边随口问道:“星海,等船坞建好,造完赤鲨号大概得花多长时间?”
“沈渊,按现有技术设备和资源配置计算,赤鲨号首舰的建造周期预计在 30 天左右。
等到月球基地全面落成,后续量产型号的建造效率将提升 300%以上。”
星海经过精密测算,将建造效率的初步评估结果反馈给沈渊。
“这么说,还得等 45 天才能登上赤鲨号啊。” 沈渊低声念叨着,他的目光在全息投影上久久停留。
心里直犯嘀咕:“这 45 天可真是漫长啊,算了,还是接着研究技术吧。”
接下来的日子,沈渊每天都关注着月球基地船坞的建设进度。
他时不时就会通过全息投影查看施工现场。
看着忙碌的机械施工团队,在有条不紊地搭建着船坞框架。
各种大小不一的磁悬浮运输平台来回穿梭运送着各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