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量子通讯中继卫星

那些现在就能实现的设计,都被星海收录到研发中心的数据库里。

而那些比较超前、暂时实现不了的,就先存放在数据中心,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再拿出来用。

至于游戏什么时候公测,沈渊打算等二期工程结束之后。

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别急,后面会讲到。

沈渊想到这儿,站起身,往二期工程现场走了走,看了看情况。

二期工程就是在现有基地的基础上,向四周水平方向各扩建 10 公里,同时往地下扩建 30 米深度。

扩建完后,整个地下基地就变成了一个边长 30 公里、高 60 米的大长方体。

截至目前,二期工程项目进度已超过 60%。

二期工程的整体空间建设工作已全部完成,包括主体结构搭建与墙体浇筑等关键环节。

目前内部各区域的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其中包括 10 座用于生产和组装玄鸟号的车间,同时配套的制造生产线也在同步建设。

等这 10 座车间正式投产,只要材料管够,一座车间火力全开,3 天就能造出一架玄鸟号飞行器。

“星海,二期工程还得多久才能完工?” 沈渊悬浮在半空中,眼睛紧紧盯着施工现场,开口问道。

星海回应:“依据目前的工程进展情况,二期工程预计 36 天后即可竣工。”

沈渊一听,还得一个多月呢,便点了点头,转身回研发中心去了。

回到研发工作室坐下,沈渊思索片刻后说道:“星海,在幻影 A 型全域量子通信网络系统的基础上,对量子通讯卫星展开推演设计,实现更为广泛的通讯覆盖范围。”

“明白!” 星海的回应简洁有力,核心处理器瞬间进入高速运转状态。

刹那间,研发工作室里的全息投影上,像是被激活的星河,数据如潮水般疯狂涌动。

一串串复杂的代码,以及各种奇异的图形符号,快速交替闪烁,令人眼花缭乱。

星海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推演模拟运算,从浩如烟海的可能性中,寻找出量子通讯技术的最佳升级可行性方案。

沈渊也在紧盯着全息屏幕,同时大脑也在快速模拟运转。

他的眼睛,如同精密的扫描仪,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