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声再次踏破上虞冬日的宁静,却不再是雪夜的隐秘,而是带着明晃晃的喜意与风光。
马文才的到访,让本已因赐婚圣旨而喜气洋洋的祝府,更添了一层热闹与郑重。
祝公远亲自率领家人在大门前相迎,脸上是掩不住的欣慰与激动。
见到马文才下马,未等他行礼,便已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声音洪亮而亲热。
“贤婿!一路辛苦,快请进,快请进!” 那一声“贤婿”,叫得自然而然,仿佛已在心中练习了千百遍。
府内早已洒扫庭除,张灯结彩,预备着迎接新年,同时也迎接这位身份尊贵、的“贵婿”。
晚膳设在水阁,虽处寒冬,但四周以锦帐围挡,内置多个炭盆,暖意如春。
席面精致而丰盛,觥筹交错间,气氛融洽温馨。
祝公远与马文才谈论,江南风物言语间满是赏识。
祝夫人则不停给马文才布菜,看他眼神尽是慈爱。
祝英台安静地坐在母亲下首,偶尔抬眼看向与父兄谈笑风生的马文才。
心中那份因圣旨而落定的安稳感,渐渐晕染开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
廊下,随侍的马石与正在安排侍女布菜的银心打了个照面。
马石抱拳一礼,低声道:“银心姑娘,府上安排周详,有劳了。”
银心还了一礼,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马护卫客气了,这都是我们下人分内之事。老爷夫人吩咐了,定要好好招待未来姑爷。”
除夕守岁,府中更是热闹非凡。
爆竹声声,驱散旧岁晦气;焰火璀璨,照亮迎新希冀。
一家人围炉夜话,说着吉祥话,其乐融融。
然而,待到夜深人散,各自回房安歇之后。
一道玄色身影却如同暗夜中的魅影,悄无声息地再次潜入了祝英台所住的绣楼院落。
祝英台正对镜卸下钗环,听着窗外零星的爆竹声,心中一片宁和。
忽然,她心下有感而动,走到窗边,轻轻推开一条缝隙,看到站立在楼下的马文才。
他一身墨色常服,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唯有那双眸子,在清冷的月光下亮得惊人。
“你……你怎么又来了?”
祝英台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嗔怪。
马文才仰头望着她,心中一动。
那股压抑了两世的渴望与失而复得的珍视交织在一起,几乎要冲破理智的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