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年关,刘玉跟着陈大夫人吴氏接见了很多陈府的亲戚,都是以陈三爷的正妻之名。
虽然对于妾室扶正,大家都颇有微词感叹,但听说刘玉是平南侯府嫡女身份,又见她端庄得体,进退有度,大家看热闹的心思彻底歇下了。
他们是想看刘玉笑话,可不想让刘玉看他们的笑话,主要是陈惜瑶宣传太到位了,不止把她这些年所做的事情说给了大家听,更是重点讲了刘玉的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还可能有人找她的麻烦?
由于天家身体越发不行,天家手中的权利逐渐放给了太子,陈三爷作为天家钦点的太子太傅,太子不仅尊重他,朝中各种大事都要与之商量。
在朝中名声大噪,一度盖过了内阁新任的首辅周正。
朝堂中拉帮结派从来不是除掉一个某大臣就能根除的,以新替旧,往往是不变的规律。
没了张廉辞,即使陈三爷不愿意,也不想,朝中大臣分成了三队,一部分站他,另一部分投奔新任首辅周正队伍里,还有小一部分保持中立态度。
虽然陈三爷和周正是师生关系,但自从上次从岭南回来后,两人的关系明显僵持了下来。
直到有一次在朝堂上,两个派系的观点发生了分歧,
周正也许是对陈三爷一直以来的不满,他没有拦着下面的人,
陈三爷看出了下任帝王的心思,见太子乐意看到这种局面,故而也没有阻止。
两个派系的人马,彻底撕破了脸面,连表面伪装的和谐,不复存在,
在以后的朝堂上,两拨人马,比起前面的张周两派水火不容的关系,有过于而不及。
两个派系的人嘛,时常在朝堂上大打出手,争的不可开交。
不是,他参你一本,就是他往你头上扣个屎盆子。
就在这激烈的日子中,跨过了新的一年,眨眼来到了宫装投牒竞标的日子。
各州府有名的织坊全部聚集来了京城,各接各道,出现了各地的方言,整个京城的人比以前多了一倍,原本就繁华的京城,比起往日就更加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