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苟中圣手

杨胤好歹面上会道貌岸然伪装一二,杨开宇杨守礼却是出了名的“天性豪迈”、“不好矫饰”,冲天傻气透长安,让白隽不由得怀疑姓杨的风水以及皇帝的眼光。

白旻不由得想到杨家叔侄一贯风评,以聪明人之心度庸才肚肠,果然傻之又傻。

这种人做事,不考虑后果,也不一定斟酌利益,只图自己畅快。

白湛叹道:“两卫大军就这样被一群庸才,活活耗在文城?”

他们远在长安,当地的消息不全且滞后,但人人皆知是一个烂摊子。

只是对它烂的程度,评价不一。

白隽:“若文城真的情况万分危急,吴七还能牢牢把控住军队,岂非绝世之才。”

吴越有几瓶水外人不知,但公认并非将才。否则河间王府一根藤上最后一个瓜都如此水灵,还让不让人活了。

白旻:“父亲,你是说……”

白隽:“别忘了真正出兵不到一月,就收复两郡。大军确是被俘虏和当地残败拖住手脚,但尚有余力。”

余力直接平乱不可能,但有效消耗乱军的实力一定做得到。只是吴越和薛曲行稳健之策,缓缓图之。

如果两卫兵锋不管不顾往前打,乱虽平但不思安抚治理的话,不出一二年,饱经忧患的绛郡等地,又要重燃战火。

缓一步,是为了好好稳固汾阴文城两地。

白隽:“吴七并不好行险,他若真绷不住,河间王会不管?”

白隽深知吴岭的为人,强硬倔强绝不叫苦,不知道吴越从哪无师自通学来叫苦叫累的本事。

河间王府为了把控军权,主动避嫌不涉政务,不愿意不是做不到。

吴越若真是危急万分,吴岭能眼睁睁看他败军而还?皇帝能接受一个打败仗的外甥,换在吴岭身上还不呕死。能不在朝中软硬皆施给他拨粮拨人?

三郡情形确实糟糕,但不到吴越叫嚷得那般苦。这对父子隔空施为,倒立了一块谨守为臣本分的牌坊。

白旻略有微词,“吴七还不爱行险?”

每每遇事,那不顾一切全莽上去的疯劲,谁能不怕!

白湛想起段晓棠曾提过,吴越是苟中圣手。虽然不知道“苟”是何意,但结合语境和表情来看,大约与惜身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