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说,祝娘子嫌医馆赚钱少,要撵我们走。”
谢大夫久经世情,林婉婉两刀成名,济生堂一炮打响,不可能就这么关停。
谢大夫:“你们去哪落脚?”
谢静徽摇头,“没定,师父正让牙人,找新地方。”
谢大夫明白了,是要另寻新址开医馆,“新医馆有多大?”
谢静徽脸上两个酒窝若隐若现,“比回春堂康乐棠更大。”
谢大夫倒不怀疑,这话的真实性。
林婉婉的路子和普通大夫不一样。
最简洁明了的话形容——她是资本。
求职不成,便在自家看诊。但这样的“憋屈”日子,没过两月,济生堂开门营业。
在林婉婉看来,济生堂是小打小闹,几间屋子折腾不开。
但作为正式医馆,济生堂的规模,已经碾压长安不少小医馆。
如今扩大规模,也是应有之义。
在外人看来,林婉婉不缺钱,搞间大医馆来玩玩,不是不可以。
谢大夫原是送谢静徽去当徒弟的,现在倒有几分,林婉婉帮他养孩子的意味。
当初收徒时说好,谢静徽等人出师,就在济生堂坐堂。
当时五谷豆坊规模不大,医馆地盘小,容不下多余的大夫。
谢大夫以为是三五年后,侵占作坊的地方,没想到反倒是医馆先被“挤走”。
谢家奴仆送谢静徽上下学,顺便就在五谷豆坊买菜,只听说生意极好。
生意好到,二选一,是东家的医馆让路。
谢大夫:“爹爹能做什么?”
林婉婉若是无所求,大约只会新地址敲定后,通知徒弟和家长,换地方上课。
谢静徽:“师父想请爹爹帮忙寻摸人,大夫、药师、药童都可以,不限男女。”
谢大夫:“要求呢?”
谢静徽:“人品医德医术过关即可。”
林婉婉自认要求不高,她都没要求圣人品性兼医术精湛。
谢大夫也不能说要求高,没人放条件的时候,连基础考察都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