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下朝后干脆没回家,直接去刑部走了一趟,他很清楚,这事从自己这个皇帝心腹去皇帝跟前告状开始,牵扯到太子和继后,这件事就不会真的彻查。刑部的侍郎和尚书也明白,朝堂上那些信誓旦旦的承诺不过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戏。
刑部正堂内,气氛虽不若朝堂那般庄严,却也透着几分肃穆。侍郎大人见郑长忆亲至,连忙放下手中的卷宗,迎上前来,脸上挂着既恭敬又略显复杂的笑容。他深知,这位少府寺卿不仅是皇帝眼前的红人,更是朝中不可小觑的力量。今日的问话,虽是例行公事,却也暗含深意。
“郑大人,怎劳您亲自前来?”侍郎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客套,实则也在试探郑长忆此行的真正目的。
郑长忆微微一笑,那笑容里藏着几分洞察世事的淡然与从容。“侍郎大人客气了,今日之事,虽是从我那里起了个头,但终究还是要走一趟刑部的程序,免得你们难办。”
随后,郑长忆被引入了一间布置简洁的问询室。刑部侍郎坐在案前,面色严肃而公正,开始了例行的问话。他提出的问题,大多围绕着案件的细节与郑长忆的所见所闻,而郑长忆的回答,则既简洁又准确,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在这场看似平淡无奇的对话中,双方都心知肚明,这不过是一场表面上的过场戏。朝堂之上的那些信誓旦旦的承诺,早已成为了大家心知肚明的笑话。郑长忆自十八岁入京为官以来,便见惯了宫中的尔虞我诈与案件的不了了之,因此对于今日的问话,他并未抱有过高的期望。
问询结束后,郑长忆与刑部侍郎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仿佛是在无声地传达着某种默契与理解。随后,他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便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刑部衙门。
郑长忆回到府中,步履略显蹒跚,一身的疲惫仿佛随着夜色的深沉而愈发沉重。他径直走向自己的卧房,未及更衣,便和衣躺在了柔软的床铺上。那一刻,所有的烦恼与忧虑似乎都随着身体的放松而暂时消散,只留下一片宁静与安详。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他的脸上,为他那略显疲惫的面容增添了几分柔和。郑长忆闭上眼睛,任由思绪飘远,渐渐地,他陷入了梦乡。这一觉,他睡得异常安稳,仿佛连时间都在这一刻放慢了脚步。
直到傍晚时分,一缕温柔的阳光透过窗棂,轻轻拂过他的脸颊,郑长忆才缓缓睁开眼睛。他揉了揉有些惺忪的睡眼,感受着身体前所未有的轻松与舒适,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得的惬意。
“金环,金环。”
金环闻声而至,手里还拿着一条干净的毛巾,脸上挂着温暖的笑容。“大人,您醒了?可要用些茶水醒醒神?”
郑长忆摇了摇头:“不必,我饿了,你去准备些饭菜吧。对了,我要一道清蒸狮子头。”
金环闻言,连忙应声道:“是,大人。我这就去吩咐厨房准备。”
不多时,饭菜便端上了桌。郑长忆坐在桌旁,望着那盘热气腾腾的清蒸狮子头,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期待。然而,当他夹起一块放入口中细细品尝时,却不由得微微皱起了眉头。这京城的菜色,虽精致华美,却终究少了那份来自家乡的纯粹与地道。
“金环,你过来。”郑长忆放下筷子,对正欲退下的金环说道。
金环连忙上前,恭敬地询问:“大人有何吩咐?”
“这清蒸狮子头,味道虽好,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郑长忆轻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你去看看厨房里还有没有剩余的材料,我想自己下厨,做一道地道的淮扬菜。”
郑长忆兴致勃勃的要自己下厨,还翻出一本多年前从家里厨子那带来的陈旧的淮扬菜谱。但是金环知道自己家公子自小远庖厨,几乎没怎么做过饭,恐怕失误的概率会很高。
金环站在一旁,手里拿着一块抹布,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公子,您这是第一次下厨,要不还是让府里的厨子来帮忙吧?万一……”他欲言又止,显然对郑长忆的厨艺持保留态度。
“哎呀,金环,你就放心吧!我虽然不常做饭,但好歹也是吃过见过的。再说了,这不是有菜谱嘛,照着做总不会错的。”郑长忆打断了金环的话,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坚定。
见公子如此坚持,金环也不好再劝,只好试探性地问道:“那公子,我给您打打下手总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