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遣散蓟州军队的事情,不论事后如何解释都没用。
当时在蓟州城内队伍有昌平镇尤世威,五千士兵。保定镇曹鸣雷,三千士兵。宣府镇数千士兵。蓟辽总督刘策三屯营撤退的蓟镇营兵队伍。辽东督师袁崇焕队伍一万余士兵。
袁崇焕临阵遣散援军,昌平镇尤世威队伍回昌平,宣镇队伍驻守三河,保定镇曹鸣雷队伍三千士兵驻守蓟州城内,令刘策队伍也离开蓟州,去密云驻地。
原来,蓟门是有四五万兵力的,后来袁崇焕提出淘汰老弱兵员,精简了部分兵力,接着,修建锦州城的时候,又调走了一万人到辽东关外,这样,蓟门防守就薄弱了。如果在修建锦州城之后,袁崇焕能立即调遣兵力增防蓟门,也不会给后金有机会乘虚而入。
袁崇焕到了蓟州,终于找到了蓟辽总督刘策。他对刘策说:蓟州这里有我在,你去分守密云吧。那里也很重要。
刘策深知自己是蓟辽总督,就应该驻扎在蓟州。自己要是走了,一旦出事,就是临阵脱逃。到时候袁督师要是不认账,他就麻烦了。
再说了,他丢失遵化和三屯营,长城防线崩溃,他还没办法交待呢。
他于是就说:「蓟州这就是我的负责防守地方啊,督师您为什么让我走呢。」
因为按照大明的惯例,蓟辽总督防区在蓟镇,正是刘策的防区。而袁崇焕虽然也督师蓟辽,但是只是领导责任,他实际的重点在辽西走廊。主要负责山海关以外。
崇祯明确过双方责任。卿治兵关外,关内疏虞责有分任。
所以刘策其实并不想走,因为清兵从这里突破了,他责任最大。
但是袁崇焕说:有我在就够了。然后把刘策和其他的援军分遣各地布防,就留下自己的军队来镇守蓟州。
本来刘策还想争一争,但是就在几天前,皇帝下旨,把所有援军的指挥权交给了袁崇焕,他也是没办法反抗了。否则再顶下去就成了抗旨。毛文龙殷鉴不远,万一袁督师发火请出尚方宝剑砍了他也不是没有先例。刘策想了想还是怂了,老实的去密云了。
如果这些事情还不够大,他还把毛文龙砍了,这件事加上可就够大了。
这一次袁督师发明的曲线追击,再加上要求带兵入京城(明代没有圣旨客军入京城是死罪。)
这些事情积累在一起,皇帝本来就多疑,会怎么看他。
他做的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在崇祯看来,全都是对皇太极有利的。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