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考生都是经过了县试、府试才有了上京赶考的资格,人生观、价值观都已经成形了,都是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而且还没有进入官场这个大染缸被磨平了棱角,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蔡京为官多年,经历了新旧两党之争,习惯了官场上的那一套,若下面都是官吏,蔡京这么一说,必定是满堂喝彩,掌声不断!
但是蔡京百密一疏,这里是考场,都是初出茅庐满腔热血的考生,他们可不吃这一套,之前那是张安安名声好,说得在理,令人无法反驳,现在你蔡京拿一个已经被仁宗皇帝定性的青苗法来说事,考生们可不答应,天下苦青苗法久矣!
考生们拿出了《流民图》说事,又将当年主持青苗法的官员一一列举,这些人当年可都是新法的拥护者,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阻扰变法,而是对阻扰变法的旧党中人喊打喊杀,青苗法这个恶法从始至终都是新党在搞。。。
张安安听得是一头雾水,还好有小梁子在旁细说来龙去脉,这才搞清了什么是青苗法。
青苗法起源于唐朝中后叶,在丰年适当抬高价格籴米,防止谷贱伤农;在荒年适量降低价格粜米,平抑物价,拯济百姓,也就是“遇贵量减市价粜,遇贱量增市价籴”。在粜米时价格不能低于本钱,有可能会有所盈利。
可以说,青苗法的出发点是极好的,在增加朝廷收入的同时,还兼有抑制民间高利贷、保护和赈济民户的目的。
而且在熙宁之前,陕西转运使李参、王广渊以及知明州鄞县时王安石等人就已经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开始施行了青苗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可以说,青苗法不是王安石独创,而是经过了地方实践后的产物,坏就坏在了王安石太贪心,鱼和熊掌都想要,也低估了人心,以为人人都和自己一样,强调青苗法在实施中不得亏损官本,甚至要有所盈利,并且王安石为了推行此政,还给各地下达了贷款指标,规定必须贷出去多少,上交多少利息。
这就是变相的强行摊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