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康熙王朝——文治与九子夺嫡

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2621 字 2个月前

在九子夺嫡中,若论谁的命“最好”,相对而言十三阿哥胤祥的结局较为圆满。

胤祥在康熙时期曾被圈禁,但在雍正继位后,他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得到世袭罔替的许可,成为清朝第九位铁帽子王。

胤祥与四阿哥雍正(胤禛)关系密切,在九子夺嫡中坚定地站在胤禛一边。胤祥在很多方面给予胤禛支持。

在康熙时期,胤祥虽历经磨难被圈禁,但他与胤禛的情谊始终深厚。雍正继位后,对胤祥委以重任,胤祥也不负所托,全力辅佐雍正治理国家。他们之间的兄弟情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显得尤为珍贵。

雍正对他极为信任和倚重,他得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为雍正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政治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同时也获得了极高的地位和荣誉,最后在 44 岁去世,配享太庙,上谥号为“贤”,雍正帝另赐匾额,并将其名“允祥”改回“胤祥”,这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十四阿哥胤禵是八阿哥党重要的一员,雍正登基后将其远派守皇陵幽禁,雍正三年(1725 年)改为圈禁。乾隆帝弘历即位后,胤禵才恢复了自由,乾隆十三年,61 岁的胤禵被乾隆册封为多罗郡王,乾隆二十年,胤禵离世,享年 68 岁。

—十四阿哥胤禵与四阿哥胤禛。他们虽同为一母所生,命运却交织出截然不同的轨迹。十四阿哥胤禵能征善战,在军事方面屡立战功,锋芒毕露;而四阿哥胤禛则沉稳内敛,不动声色地在波谲云诡的夺嫡之争中步步为营。他们的故事,既是兄弟间的复杂纠葛,也是那个时代权力斗争的生动写照。

四阿哥胤禛采取了多种策略和行动,韬光养晦,隐藏野心。

在夺嫡前期,胤禛表现得对皇位毫无兴趣,一直保持低调。他着有《悦心集》,诗词中透露出超然物外的情怀,仿佛只愿做一个清净自持的皇子,不愿卷入权力争斗,以此麻痹其他皇子和康熙,使他们放松对自己的警惕。

在二阿哥胤礽第一次被废后,胤禛敢于站出来为其仗义执言,表现出难得的兄弟之情,既赢得了康熙的好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胤礽及其党羽,同时没有过度得罪其他皇子,为自己营造了相对和谐的外部环境。

胤禛善于在康熙面前展示自己的“孝心”。在出征西藏回来后,将西藏画在版图中献给康熙,获得了康熙的好感。而二阿哥胤礽经常顶嘴,康熙生病时也未表现出忧伤,两相比较,更凸显胤禛的“孝顺”与“贴心”,从而增加了康熙对他的认可。

胤禛幼年时曾由孝懿仁皇后抚养,孝懿仁皇后是隆科多的姐姐,所以胤禛喊隆科多为舅舅。

隆科多在康熙五十一年(1711年)被任命为步军统领(九门提督),负责北京内城9座城门的守卫和门禁,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

基于这层亲属关系,胤禛与隆科多较为亲近,而隆科多也在胤禛夺位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年羹尧是康熙中期的一名骁将,能征善战,深得康熙信赖,30岁时就出任四川巡抚。胤禛看中年羹尧,凭借掌管宗人府的便利,将年羹尧全家“抬旗”,变成八旗中最为显赫的“镶黄旗”。

这对年羹尧来说是天大的恩情,他因此对胤禛充满感激,还将妹妹年氏许配给胤禛。康熙病逝时,年羹尧为镇守边疆的川陕总督,手握兵权,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胤禛的对手,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在二阿哥胤礽经历了废而复立、立而复废,最终被圈禁到死,其他皇子争储之势激烈、互相消耗,且各自的缺点和问题也逐渐暴露时,胤禛选择在恰当的时机暗中活动,培养势力,参与到夺嫡之争中。他没有过早地暴露自己的意图,避免成为众矢之的,而是等待最佳时机,最终一击得手。

胤禛本身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政治智慧,他从5岁开始读书,勤奋好学,精通满汉蒙文,还写了不少诗词。

9岁学习骑马射箭等技能,19岁随康熙出征对抗噶尔丹,负责管理正红旗大营,26岁又跟着康熙南下视察水利工程等。这些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也让他对国家治理和社会民情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让康熙看到他有能力治理好国家。

康熙六十一年(1722 年),康熙病重,在病榻上召见了皇子以及理藩院尚书隆科多等。隆科多随即宣布康熙遗嘱,由胤禛继承皇位。

随后,康熙于当年 12 月 20 日驾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享年 69 岁。 在位 61 年零 10 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一生功绩卓着,平三藩、收台湾、征噶尔丹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