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佑自然没听过“环滁皆山也”这句话,距离欧阳修出生还有四十六年,但他一定理解“环滁皆山也”的意思。
滁州四周都是山啊!
真的吗?缺德地图会告诉你,不准确,除了西侧的狼牙山之外,东面有一条清流河,至于南面、北面则是一览无余,在没有什么像样的山水了。
但在历史上,五代十国到北宋初年,滁州(琅琊区)又确实给人一种“多山”的感觉。
其一,滁州地势较低,周围丘陵充当了“山体”的形象,换句话说,滁州在局部空间之中,就是处在一个“盆地环境”,四周的丘陵、土坡、植被、溪流等组合起来,就是山体,也就是天然的战争屏障。
其二,滁州紧靠着琅琊山,“山行六七里,见闻水声潺潺,而泻于两峰之间”,只要走上六七里路,就能进入山林环境,这对于驻守滁州的郭守文来说,则是良好的战略纵深!
潘佑祖籍幽州,幼年时期,就跟随家人迁徙金陵,成长过程中,也没在淮南地区行走过,自然不太了解。
“陛下,淮南多山,但罕有名山大川,想要以天险阻止赵匡胤进军扬州,怕是困难重重吧?”
这个潘佑,有时候吧,就是太实诚了!
李煜笑道:“潘卿,你凭什么断定,赵匡胤一定会先去攻打扬州?”
“这……这不是陛下说的吗?”
“朕说过吗?”
“……说过,还是没说过?”
“朕只说过,赵匡胤为了摆脱叛将的罪名,一定会攻下扬州,而且,当务之急也是攻下扬州,可没说,他一定会先攻打扬州!而且,彼一时、此一时,战局是变化的。”
潘佑眨巴了一下眼睛,可怜兮兮的,说一句“臣愚钝,陛下请明示。”
“昔日,赵匡胤占据许州、陈州之际,确实会以攻打扬州为第一要务,可这并非说明,他对淮南不再觊觎。如今,赵匡胤已经在淮京(寿州)建都,扬州势在必得,却并非一定要先得了。”
“陛下的意思是,赵匡胤会选择稳扎稳打,在占据全面优势之后,再逼宫郭宗训?”
李煜点点头,低头叹气,说道:“这是最坏的情况,还是被我大唐赶上了。”
事实上,赵匡胤登基称帝、建都寿州的消息,刚一传来的时候,所有人,包括李煜,都觉得赵匡胤疯了,而李重进一定气的发疯,双方一定会斗个你死我活,南唐这边,则迎来从中拱火、坐收渔利的好时机。
无奈,李重进实在是太拉垮了,就那么点兵力,犟种一个,死活不准汴梁政权的人马渡过淮河支援!
另一个犟种,就是张永德,你不让来,好,老子还就不去了,我就不信你不求我!
于是,“扬州政权”方面,原本是一手好牌,结果打了个稀烂,给赵匡胤留下了猥琐发育的时间与条件。
整整十万精兵、五十万流民,共计六十万军队,海量的辎重、武器、粮草,竟然平稳地转移到了淮南,然后,让赵匡胤缓过劲,抽出了屠刀。
换句话说,只要赵匡胤守住了淮河中下游,尤其是泗州以东,一直到入海口,整个淮左地区,他可以随便折腾,慢慢地收拾!
想到这里,李煜语重心长地说:“潘卿,赵匡胤这二十万人,大概率是会顺着滁河东进,主要目标,并不是雄州-真州一线的战场,也不会急于攻下扬州,而是整个吃掉滁州!”
“啊,这——”潘佑惊讶,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滁州真要失守,那南边六合、真州、浦口、南谯等地,岂不都会被控制?陛下,这就更不能与赵匡胤合作了!”
“不错,潘卿,一旦伪宋占据了这些地盘,大唐的东南防线,就如同虚设,届时,郭宗训禅位、吴越倒戈,大唐的润州、常州两地,朝不保夕!”
潘佑擦了擦汗:“仅润州有失,则金陵难保,大唐危急!陛下,三思!”
李煜说道:“朕何止三思,已经六思、九思了,只要蒯鳌传来消息,证实二十万大军路线是褒禅山以北、淮河沿线,还是要跟赵匡胤合作。”
“这……这是为何?”
“刚跟你白说了——”李煜用手画了个圈,“环滁皆山也,皆山啊!放心,赵匡胤大军真的攻打滁州,皖东战事,至少会拖上一年。”
“可昔日,伪周侵犯滁州,大唐军队虽誓死拼杀,最终还是失守。”
听潘佑这么说,李煜冷哼一声:“潘卿,你以为滁州防御使郭守文是怎样的人?是皇甫晖那样的废物能比的?这一次,就算是赵匡胤御驾亲征,恐怕也难以短时间攻克滁州!”
“陛下,为何如此笃定?”